意。師曰。本來無一物。一味却成真○集仙王質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青山影裏潑藍起。寶塔高吟撼曉風。又曰。請法華燒香。師曰。未從齋戒覔。不向佛邊求○國子助教徐岳。問祖師西來意。師曰。街頭東畔底。徐曰。某甲未會。師曰。三般人會不得○僧問。師凡邪聖邪。遂舉手曰。我不在此住。

  扣冰澡先古佛

  扣冰澡先古佛。建寧新豐翁氏子。初以講說。為眾所歸。棄謁雪峯。手携鳧茈一包醬一器獻之。雪峯曰。包中是何物。師曰鳧茈。雪峯曰。何處得來。師曰。泥中得。雪峯曰。泥深多少。師曰。無丈數。雪峯曰。還更有麼。曰轉有轉深。又問。器中何物。曰醬。雪峯曰。何處得來。曰自合得。雪峯曰。還熟也未。曰不較多。雪峯異之。曰子異日必為王者師○後自鵞湖。歸溫嶺結庵。(今為永豐寺)繼居將軍巖。二虎侍側。神人獻地。為瑞巖院。夏則衣楮。冬則扣冰而浴。故世人號為扣冰古佛○後住靈曜。上堂。四眾雲臻。教老僧說箇甚麼。便下座○有僧。燒炭積成火龕。曰請師入此修行。曰真玉不隨流水化。琉璃爭奪眾星明。曰莫祇這便是麼。曰且莫認奴作郎。曰畢竟如何。曰梅華臘月開○天成戊子。應閩主之召。延居內堂。敬拜曰。謝師遠降。賜茶次。師提起橐子曰。大王會麼。曰不會。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疾辭。至十二月二日。沐浴陞堂。告眾而逝。

  千歲寶掌和尚

  千歲寶掌和尚。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質。左手握拳。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常不食。日誦般若等經千餘卷。有詠之者曰。勞勞玉齒寒。似迸巖泉急。有時中夜坐。堦前神鬼泣。一日謂眾曰。吾有願。住世千歲。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歲稱之。次遊五臺。徙居祝融峯之華嚴。黃梅之雙峯。廬山之東林。尋抵建鄴。會達磨入梁。師就扣其旨。開悟。武帝高其道臘。延入內庭。未幾如吳。有偈曰。梁城遇導師。參禪了心地。飄零二浙遊。更盡佳山水。順流東下。由千頃。至天竺。往鄮峯。登太白。穿鴈蕩。盤礴於翠峯七十二庵。回赤城。憩雲門法華諸暨漁浦赤符大巖等處。返飛來。棲止石竇。有行盡支那四百州。此中徧稱道人遊之句。時貞觀十五年也。後居浦江之寶嚴。與朗禪師友善。每通問遣。白犬馳往。朗亦以青猿為使令。故題朗壁曰。白犬銜書至。青猿洗鉢回。顯慶二年正旦。手塑一像。至九日像成。問其徒慧雲曰。此肖誰。雲曰。與和尚無異。即澡浴易衣趺坐。謂雲曰。吾住世已一千七十二年。今將謝世。聽吾偈曰。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復來此。頃時囑曰。吾滅後六十年。有僧來取吾骨勿拒。言訖而逝。入滅五十四年。有刺浮長老。自雲門至塔所。禮曰。冀塔洞開。少選塔戶果啟。其骨連環若黃金。浮即持往秦望山。建窣堵波奉藏。以周威烈丁卯。至唐高宗顯慶丁巳。攷之實一千七十二年。抵此土。歲歷四百餘。

  法順大師

  法順大師。姓杜氏。世傳文殊化身也。降靈於雍州萬年縣。神迹炳著。不可勝紀。甞作法身頌曰。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腹脹。天下覔醫人。灸猪左膊上(天奇瑞云。金剛之堅未為堅。如意之貴未為貴。左右觀之。風吹不入。前後觀之。雨洒不着。所以法華云。幽固深遠。無人能到)。

  未詳法嗣
  實性大師

  實性大師。因同參芙蓉訓禪師至。上堂。以右手拈拄杖。倚放左邊。良久曰。此事若不是芙蓉師兄。也大難委悉。便下座。

  茶陵郁山主

  茶陵郁山主。不曾行脚。因廬山有化士至。論及宗門中事。教令看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法燈曰噁。凡三年。一日乘驢度橋。一踏橋板而墮。忽然大悟。遂有頌曰。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鏁。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因茲更不遊方。師乃白雲端和尚得度師。端有贊曰。百尺竿頭曾進步。溪橋一踏沒山河。從茲不出茶川上。吟嘯無非囉哩囉。

  僧肇法師

  僧肇法師。遭秦王難。臨就刑。說偈曰。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玄沙備云。大小肇法師。臨死猶寱語)。

  禪月貫休禪師

  禪月貫休禪師。有詩曰。禪客相逢祇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大隨和尚舉問曰。如何是此心。師無對(歸宗柔代云。能有幾人。知)。

  先淨照禪師

  先淨照禪師。問楞嚴大師。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若被物轉。即名凡夫。祇如昇元閣。作麼生轉。嚴無對(汾陽昭代云彼此老大)。

  公期和尚

  公期和尚。因往羅漢。路逢一騎牛公子。師問。羅漢路向甚麼處去。公拍牛曰。道道。師喝曰。這畜生。公曰。羅漢路向甚麼處去。師却拍牛曰。道道。公曰。直饒恁麼。猶少蹄角在。師便打。公拍牛便走。

  唐朝因禪師

  唐朝因禪師。微時。甞運槌擊土次。見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