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懷玉用宣首座

  四明人。族彭氏。幼為僧。徑趨叢室。侍泐潭於黃檗。一日。自臨川持鉢歸。值潭晚參。有云。一葉飄空便見秋。法身須透閙瞅瞅。宣聞領旨。潭為證據。後依大慧。慧亦謂其類已。以是名卿鉅公以列剎禮迎。不就。甞頌大愚答佛話曰。鋸解秤鎚。出老杜詩。紅稻啄殘鸚鵡顆。碧梧棲老鳳凰枝。

  光孝碧落慧蘭禪師法嗣
  慶元府蘆山無相法真禪師

  江南後主之裔也。於和之東城廣聖圓具。飫游叢社。即光孝之室。遂舉臨濟參黃檗因緣問之。師擬對。孝震聲一喝。師聞。竟死偷心。乃蒙記莂。留一宿而退。由此名重一時。出住興教。遷薦福及蘆山。 上堂曰。蘆峰深處無人到。門前雪壓枯松倒。板聲驚起夢中人。一條古路清風掃。 上堂。欲明向上事。須具頂門眼。若具頂門眼。始契出家心。既契出家心。常具頂門眼。要會頂門眼麼。四京人著衣喫飯。兩淅人飽暖自如。通玄峰頂香風清。華發蟠桃三四株。

  青原第十四世(雲門八世)
  淨慈寶印楚明禪師法嗣
  溫州靈巖德宗禪師

  會稽人。族李氏。於大善寺得度。為城下都表白。去趨寶印之席。清苦為志。日唯一食。久乃開悟。未幾。聞文關西道化盛行。往謁。文見稱賞。印聞。迎歸為第一座。聲名籍籍。溫守以靈巖遣使命住持。堅臥不答。閉戶絕糧。屢日而後就。學侶雲萃。入院日。僧問。如何是靈巖境。曰。地從三島裏分出。門向雙峰中處開。會方臘嘯聚。眾奔逃。師端坐怡然。賊至。拜敬而去。宣和辛丑六月二十三日。應供次。偶中油毒病革。門人請以酒進藥。師叱曰。有生則有死。可破戒而逃死乎。乃揮偈曰。一住二十四年。隨宜建立因緣。如今去也何時節。風在青松月在天。飲目而化。

  臨安府淨慈象禪師

  上堂。古者道。一翳在眼。空華亂墜。拈拄杖曰。淨慈拈起拄杖。豈不是一翳在眼。百千諸佛總在拄杖頭。現丈六紫磨金色之身。乘其國土。遊歷十方。說一切法。度一切眾。豈不是空華亂墜。即今莫有向拄杖未拈已前坐斷得底麼。出來與淨慈相見。如無。切忌向空本無華。眼本無翳處著到。乃擲拄杖。下座。

  福州雪峰海月隆禪師

  上堂曰。一不成。二不是。口喫飯。鼻出氣。休云北斗藏身。說甚南山鼈鼻。家財運出任交關。勸君莫競錐頭利。

  長蘆祖照道和禪師法嗣
  鎮江府甘露達珠禪師

  福之長樂人。妙齡得度。一鉢游方。高行異倫。叢林尊仰。出住甘露。 上堂曰。聖賢不分。古今惟一。可謂火就燥。水流濕。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大眾。東村王老去不歸。紛紛黃葉空狼藉。

  沂州天寧明禪師

  僧問。靈雲見桃華悟道。還端的也無。曰。窮有所自。云。只如玄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意作麼生。曰。疑殺天下人。

  臨安府靈隱圓智法淳禪師

  上堂曰。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師喝曰。寒山子話墮了也。諸禪德。皎潔無塵。豈中秋之月可比。靈明絕待。非照世之珠可倫。獨露乾坤。光吞萬象。普天匝地。耀古騰今。且道是箇甚麼。良久。曰。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臘八上堂。舉。祖照和尚云。半夜逾城喚不回。雪山深處絕纖埃。蘆芽穿膝尋常事。一見明星眼豁開。先師恁麼說話。盡善盡美。要且未有出身一路。山僧見處也要諸人共知。半夜逾城景象虗。雪山深處觜盧都。直饒一見明星悟。已是當時不丈夫。明眼衲僧。一任眨剝。

  雪峰妙湛思慧禪師法嗣
  臨安府淨慈佛行月堂道昌禪師

  霅之寶溪人。族吳氏。母感異夢而生。六歲從鹿苑證大德。十三祝髮。逾二年。謁妙湛於道場。聞舉須彌山話。言下知歸。湛戒其藏器於身。復示以雪竇為道日損偈。令洞究。一日。始徹證淵微。亟往告湛。湛為助喜。於是以徧參為志。率時輩俊傑。如聞庵宗.正堂辯。偕游淮楚湖湘間。依長靈卓.保寧璣.圓悟勤諸大宗師。咸器賞之。尤於圓悟室中。問答無滯。特加前席。命典翰。拂衣不顧。歸省湛於淨慈。俾掌藏。為眾說法。道聲藹著(時年二十三)。久之。湖守以何山從妙湛勾有道者住持。以師應命。未幾。補穹窿.瑞光。遷育王。建炎中。退席。跨黃犢。游天台。紹興初。居閩中大吉。徙秀峰龜山。方來萬指。 詔移金陵蔣山。蔣山新經戎嬧。師至一新之。復奉 旨擢徑山靈隱。庚辰冬。上表乞行度牒。辛巳春。蒙放行。是年退藏靈泉。乾道丙戌秋。適淨慈闕主法。衲子荷包懇師座。乞師振之。王公炎入山禮請。遂不得辭。 上堂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礙他銅盤不打老鼠。所以抽身入遷。從屋裏來扱。教臺凳穩。聊且勸三杯。兄呼弟喚殷勤處。留得兒孫辨劫灰。 上堂。未透祖師關。千難與高難。既透祖師關。千難與萬難。未透時難即且置。既透了。因甚麼却難。放下笊籬雖得價。動他杓柄大無端。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