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震聲一喝。拂袖而出。巖便下座。請師居第一座。未幾付以衣偈。初住蘭溪嵩山。後遷蘇州萬峰。一日○上堂。展兩手云。大開方便門。請從這裏入。復握雙拳曰。閉却牢關。說家裏話。且不開不閉。又作麼生。良久。斂僧伽黎下座。
  表曰。少室道行光騰。後裔適當危寄。猶班班足徵。堯封潛曰。是疾驅急擊之時。

  第五十九祖寶藏普持禪師

  一日問慧旵。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汝云何會。旵向前問訊。叉手而立。師呵曰。在此許多時。還作這個見解。
  表曰。華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堯封潛曰。照出雄心憑蠟燭。染來詩色是湘山。

  第六十祖東明慧旵禪師

  年十四。禮丹陽妙覺寺湛然。出家受具。後徧參諸方。末至雲間松和尚處。于本參有所見。終不肯諾。自誓不徹證。不已。因禪定六晝夜。偶出定。舉首覩長松。豁然。尋至蘇州玄墓。見果林和尚。針芥相投。復指見寶藏持和尚。具陳悟因。持叱之曰。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那得泊在這裏。一日有所省。遂呈偈曰。一拳打破太虗空。百億須彌不露踪。借問個中誰是主。扶桑湧出一輪紅。持仍未點首。服勤甚久。盡得其道。乃蒙印可。潛隱杭州安溪古道山。三十年影不出山。高風遠播。四來羣至。諸方宿德。爭趨座下。師誨勵無少倦。一言之出。莫不泠然有省。未幾遷湖南淨慈。道益大行。辛酉六月廿七日。忽命侍僧。點平生衣物。估唱飯僧。一眾知師無意住世。請留偈。師笑曰。有幾句閒言。無人相著。至二十九日辰時。辭眾。跏趺而逝。停龕七日。顏貌如生。依法茶毗。獲舍利無數。明瑩如珠。
  表曰。可憐馳逐天下人。六六元來三十六。堯封潛曰。肯管他月之大小歲之餘閏。

  第六十一祖金陵東山永慈禪師

  姓余氏。蜀成都縣名族。齠齔見僧轍喜。棄俗。趨彭縣大隋山景德禪寺。投獨照月公剃染。月寂。師襄塔事畢。入西山八載。行脚首依太初和尚。一日問。父母未生前那個。是你本來面目。師從東過西。叉手而立。後出峽赴京。受牒。復還金陵靈谷掛搭。雪峰和尚請充首座。制解。造武林受具。後於東明旵和尚。兩掌下開悟。乃展具。珍重三拜而出。旵曰。居古道山三十載。今日只見得這僧。
  表曰。而我沙門。一切時一切地。不整理人家手脚堯封潛曰。有一轉語。還有人答得麼。

  第六十二祖金陵高峰智瑄禪師

  久依東山海舟和尚。末後付正法印。得殺活拈來總現成之記。因本瑞來參。師問。甚處人。瑞曰四川。師豎拳曰。四川還有這個麼。瑞曰無。師曰。因甚却無。瑞曰。非某境界。師曰。如何是你境界。瑞曰。諸佛不能識。誰敢強安名。師曰。汝豈不是著空。瑞曰。終不向鬼窟裏作活計。師曰。西天九十六種。汝當第一。
  表曰。大唐國裏。宗乘有一人舉唱。大地人失却性命。堯封潛曰。諸人從朝至暮。說千說萬。不是說不到。

  第六十三祖金陵本瑞禪師

  南昌鐘陵江氏子。隨父商頴州。偶厭世相。遂信步至荊門。禮無說能公。剃染為沙門。令看萬法歸一話。乃徧參耆宿。與全首座者。同行至襄陽。道中偶聞。老嫗喚猪聲。全說偈曰。阿娘墻內喚哪哪。途路師僧會也麼。拶破這些關棙子。阿娘依舊是婆婆。師疑滋甚。一日病中聞僧舉大慧臨滅因緣。頓明全公偈意。入蜀見梵山雪峰諸老。多所發藥。益臻玄奧。末後見金陵高峰和尚。橫機不讓。拂袖便行。瑄撫而印之。
  表曰。約甚麼體格商量。堯封潛曰。當時聽眾甚難蹲立。

  第六十四祖玉泉明聰禪師

  邵武光澤縣人。姓奚。母吳氏。將誕前一夕。有病僧告宿。吳辭之。夜半遂生師。而病僧是夜道亡。里人咸謂。此僧再來。十七從隱菴得度。二十受具。精毗尼。兼修止觀。深究唯識等論。一日遊百丈山。逢一老宿問師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此理如何。師依文對。老宿詬罵而去。師因疑情頓發。一日聞馬嘶。豁然大悟。乃曰。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表曰。欲得如是事。還須如是人。若是如是人。愁個甚麼事。堯封潛曰。突然起得許頭角。

  第六十五祖圓通德寶禪師

  金臺錦衣吳氏子。幼孤。情質近道。弱冠入寺。聽講華嚴大疏。至十地品如來無輪王時。捨國城妻子頭目手足。因感悟。禮廣惠能公出家。既落髮。徧參名宿。一日渡溪。失足墮水。衣履俱濕。更衣呂家店。默坐忽聞。婦人責子。有省。遂造關嶺。謁玉泉聰。呈所得。明旦入室。聰曰。上座昨日許多絡索。向甚處去也。師擬對。聰笑曰。鷂子過新羅。師復問曰。十聖三賢。已全聖智。為甚不開斯旨。聰曰。如何是斯旨。下語皆不契。因臨泉洗菜。忽一莖菜墮水。逐水圜轉。捉之弗得。遂豁然。喜躍來歸。聰以玄沙未徹語勘之。師曰。賊入空房。聰曰。不得草草。師便喝。拂袖而出。後辭關嶺入楚。參大覺圓公。覺齒高。儀貌豐碩。辭音如鐘。住山數十年。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