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菩薩中。為甚麼不見妙覺。洞山曰。尚書親見妙覺。

  節度使成汭

  荊南節度使成汭。入山設供。問雲居膺禪師曰。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雲居召尚書。尚書應諾。雲居曰。會麼。尚書曰。不會。雲居曰。汝若不會。世尊有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

  劉禹端

  劉禹端。問雲居膺禪師曰。雨從何來。雲居曰。從端公問處來。公歡喜讚歎。雲居却問公。雨從何來。公無語(有老宿代云。適來道甚麼。歸宗柔別云。謝和尚再三)。

  張霸遷

  信士張霸遷。問疎山匡仁禪師曰。和尚有何言句。踈山示偈曰。吾有一寶琴。寄之在曠野。不是不解彈。未遇知音者。

  劉翁

  青林師虔禪師。在洞山栽松次。有劉翁求偈。師作偈曰。長長三尺餘。鬱鬱覆青草。不知何代人。得見此松老。劉得偈呈洞山。洞山謂曰。此是第三代洞山主人。

  鍾司徒

  頴橋安鐵胡。一日在風穴團爐內坐。有鍾司徒來見。便問。三界焚燒。如何出得。安將火匙撥開火。鍾擬議。安曰。司徒司徒。鍾忽有省。

  陶穀

  給事中陶穀。入東京普淨院。致禮常覺禪師。問曰。經云離一切相。則名諸佛。今目前諸相紛然。如何離得。覺曰。給事見箇甚麼。陶欣然仰重。

  李相公

  李相公。至南嶽。問福巖審承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指庭前柏樹。公如是三問。師如是三答。公欣然。乃有頌曰。出沒雲閑滿太虗。元來真相一塵無。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李王

  清凉文益禪師。一日與李王論道罷。同觀牡丹花。王命作偈。清凉即賦曰。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豔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王頓悟其意。

  宋令公

  宋令公。為洪州太守。一日大寧寺僧陳乞。請第二座開堂。公曰。何不請第一座。眾無語(法眼代云。不勞如此)。

  馮延巳

  馮延巳。為江南相。與數僧遊鍾山。至一人泉。問一人泉許多人爭得足。一僧對曰。不教欠少。延巳不肯。乃別曰誰人欠少(法眼別云。誰是不足者)。

  李崇矩

  開寶中。樞密使李崇矩。巡護南方。因入院。覩地藏菩薩像。問僧。地藏何以展手。僧曰。手中珠被賊偷却也。李却問圓明禪師。既是地藏。為甚麼遭賊。明曰。今日捉下也。李禮謝之。

  歐陽修

  歐陽修。諡文忠。聞浮山遠禪師奇逸。造其室。未有以異之。與客碁。浮山坐其旁。文忠遽收局。請因碁說法。浮山即令撾鼓。陞座曰。若論此事。如兩家著碁相似。何謂也。敵手知音。當機不讓。若是綴五饒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祇解閉門作活。不會奪角衝關。硬節與虎口齊彰。局破後徒勞綽斡。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思行則往往失粘。心粗而時時頭撞。休誇國手。謾說神仙。贏局輸籌即不問。且道。黑白未分時一著。落在甚麼處。良久曰。從來十九路。迷悟幾多人。文忠嘉歎。從容謂同僚曰。修初疑禪語為虗誕。今日見此老機緣。所得所造。非悟明於心地。安能有此妙旨哉。後官洛中。一日遊嵩山。却去僕吏。放意而往。至一山寺。入門修竹滿軒。霜清鳥啼。風物鮮明。文忠休於殿陛。旁有老僧。閱經自若。與語不甚顧答。文忠異之曰。道人住山久如。對曰。甚久也。又問。誦何經。對曰。法華經。文忠曰。古之高僧。臨生死之際。類皆談笑脫去。何道致之耶。對曰。定慧力耳。又問。今乃寂寥無有。何哉。老僧笑曰。古之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亂。今之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定。文忠大驚。不自知膝之屈也。謝希深。甞作文記其事。

  呂許公

  丞相呂許公。謁法華志言大士。問佛法大意。法華曰。本來無一物。一味却成真。

  王質

  集僊王質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法華曰。青山影裡潑藍起。寶塔高吟撼曉風。又曰。請法華燒香。法華曰。未從齋戒覓。不向佛邊求。

  徐岳

  國子助教徐岳。問祖師西來意。法華曰。街頭東畔底。徐曰。某甲未會。法華曰。三般人會不得。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相仁宗。封荊國公。時吳山端禪師。在京師。公請講禪。就大相國寺設齋。公入院焚香畢。問諸方云。佛未出世時看甚麼經。眾無語。端曰。相公。周孔未出世時。讀甚麼書。公曰。伶俐衲僧。端又偈曰。南無觀世音。說出種種法。眾生業海深。所以難救拔。古今沉沒者。聲聲怨菩薩。時公在朝。更新庶務。故作偈云云。公平時見端偈語。稱賞之曰。有本者如是(洪覺範曰。王文公方大拜。賀客塞門。公默坐甚久。忽題於壁間曰。霜筠雪竹鍾山寺。投老歸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