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片雪。示寂前一日。 高皇帝方督師江陰。夢師入謁。 帝問曰師來胡為。師曰將西歸來告別耳。未幾 駕還金陵。聞師訃。正與夢符。 帝驚異。詔出內帑以助塟事。

  南嶽下二十三世
  中峯本禪師法嗣
  婺州伏龍山千巖元長禪師

  越之蕭山董氏子。家世宗儒。九歲即就外傳諸書。經目成誦。十九薙髮於武林靈芝寺。會行丞相府飯僧。師隨眾受供。適中峯在座。即呼曰汝日用何如。師曰念佛。峯曰佛今何在。師擬議。峰厲聲叱之。師遂跪求法要。峰授以趙州無字話令參。於是縛茅靈隱山中。未幾復以他務移動。隨順世緣倐忽十載。復還靈隱。脇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亭聞鵲聲有省。亟見峰具陳悟因。峰又斥之。師憤然來歸。夜將寂忽鼠食貓飯墮其器有聲。恍然開悟。復往質於峯。峰問曰趙州何故言無。師曰鼠食猫飯。峰曰未在。師曰飯器破矣。峰曰破後如何。師曰築碎方甓。峰乃微笑。住後示眾。龍門水急。一句截流。茅屋風高。千山起浪。三世諸佛望風結舌。六代祖師斫額有分。天下老和尚仰羨仰羨。是汝諸人既到者裏。作麼生與山僧相見。驀拈拄杖曰。與麼與麼人境俱奪。不與麼不與麼照用同時。卓一下曰。龍生金鳳子。衝破碧琉璃。僧問從上諸聖所傳何事。師曰本來無一物赫赫動乾坤。曰如何是和尚為人處。師曰老鼠喫猫飯。曰學人不會。師曰椀子撲落地打破常住磚。上堂。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有口如啞。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有眼如盲。曰如何是第三句。師曰棒折也未放你在。師乃擲拂子曰。此是老僧第二句。如何是第一句。師便下座。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無力豎拳頭。施法被上堂。春雪乍捲。春雨初晴。花紅柳綠。水碧山青。紫燕黃鸝深談實相。叢林草木盡作琴聲。突出釋迦鼻孔。豁開達磨眼睛。只如今日齊郡夫人張氏德真所施一片法被。上有一卷心經。喚作一卷心經又是一片法被。喚作一片法被又是一卷心經。金燄燄。錦層層。結角羅紋重重寶印。縱橫十方朵朵珠纓。莊嚴既妙。德相彌增。一一從夫人心中流出。一一於諸佛分上圓明。老僧受了諸人無分。諸人受了老僧無分。不如打歸常住。千年萬歲耀真燈。耀真燈。復何憑。有時挂向華王座。也勝諸方黑漆屏。至正丁酉六月十四日示微疾。會眾書偈曰。平生饒舌今日敗闕。一句轟天正法眼滅。遂投筆而逝。諡佛慧圓鑒禪師。

  蘇州獅子林天如惟則禪師

  吉安永新譚氏子。幼歲入禾山祝髮。後遊天目。依附中峰。每見峯曰老幻一生參禪不得開悟。師心中竊有所疑。後來得旨。精究禪微。示眾。僧問。佛佛授手祖祖相傳。畢竟傳個甚麼。師曰脚未跨門與你三十棒了也。問。達磨未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還有為人處也無。師曰有。曰如何是和尚為人處。師曰浴院裏燈籠笑破半邊口。曰莫便是學人轉身處麼。師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曰今日多幸得聞獅子吼也。師便喝。僧禮拜。師曰。拜即任拜。者一喝不曾倒地在。乃擊拂子召眾曰。聲前一路千聖不傳。不離當處常湛然。喝一喝。信手拈來萬化千變。覓即知君不可見。喝一喝。且道者兩喝是同是別。若道同。爭奈是兩喝。若道別。爭奈只一般。者裏會去。火燄不妨蚊蚋泊。者裏不會。藕絲牽動鐵崑崙。你若是個抝性漢。不問會不會。不問同不同。將古人說底兩句。山僧喝底兩喝。同時颺在他方界外。却看無依道人弄出神頭鬼面。有時吞却十方虗空。教一切有情無情都無出頭分。有時放出山河大地。任他森羅萬象徧界縱橫。到者裏喚作不離當處常湛然也不得。喚作覓即知君不可見也不得。分身兩處看也不得。併作一處看也不得。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還會麼。惟證乃知難可測。木龕成示眾。生死與涅槃。六六三十六。無常等不來。我且先瞑目。諸禪德。且道天如即今是死是活。死却活天如。活却天如死。佛佛受輪迴。只為者些子。示寂。塔于水西原。

  日本國相州建長禪寺古先印原禪師

  世居相州。姓藤氏。為國中貴族。十三剃髮。遍歷戶庭咸無所證。遂入中夏參無見於華頂。見指參中峰。師屢呈見解。峰呵之。師飲食俱廢。峰憐其誠乃曰。此心包羅萬象。迷則生死。悟則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驅斥。涅槃之悟猶是入眼金塵。當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則焦首爛額。唯存不退轉一念。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自然與道相符。脫使未悟之際。千釋迦萬彌勒傾出。四海大水入汝耳根。總是虗妄塵勞。皆非究竟事也。師聞之不覺汗下。一日有省告峯曰。原以撞入銀山鐵壁去也。峰曰既入銀山鐵壁來此何為。師超然領解。後辭去。參古林東嶼諸大老。會清拙澄公將入日本。拉師同行。遂出世甲州之慧林。遷萬壽淨智長壽諸剎。一日微疾。謂侍者曰。時至矣。可持觚翰來。乃曰。吾塔已成。唯未書額耳。大書心印二字。遂逝。初門人欲畫師像預索贊語。師作一圓相題其上曰。妙相圓明。如如不動。觸處相逢。是何面孔。

  般若誠禪師法嗣
  建寧府高仰山古梅正友禪師

  廣信貴溪丁氏子。自幼出家。禮末山本公為師。住江淮南浙便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