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芭蕉清。廣西人也。初謁風穴。穴問。如何是正法眼。
  曰。泥彈子。穴異之。
  後參芭蕉。見上堂有云。兩口一無舌。即是吾宗旨。豁然大悟。
  僧問。如何是深深處。
  曰。石人開石戶。石鎻兩頭搖。
  問。如何是臨溪境曰。有山有水。
  問。寂寂無依時如何。
  曰。未是納僧分上事。
  曰。如何是納僧分上事。
  曰。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問。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證涅槃。師還提携否。
  曰。不提携。
  曰。為什麼不提携。
  曰。臨溪粗識好惡。
  示眾曰。昔日如來於波羅奈國。梵王請轉法輪。如來不已而已。有屈宗風。隨機逗教。遂有三乘名字流傳於天上人間。至今光揚不墜。若據祖宗門下。天地懸殊。上上根機。頓超不異。作麼生是混融一句。還有人道得麼。若也道得。有參學眼。若道不得。天寬地窄。
  示眾。眼中無翳。空裏無花。水長船高。泥多佛大。莫將問來。我也無答。會麼。問在答處。答在問處。偈云。
  芭蕉的旨。不掛唇齒。
  木童唱和。石女側耳。
  贊曰。
  人面虵  利刃蜜  閑行坐自要誇張  識好惡人信不及  泥彈子作正法眼  豈知老風穴綿褁蒺蔾  茄子根應古佛機  不學先芭蕉錦包特石  混融句地窄天寬  臨溪境山深水碧  遇衲僧問涅槃生死  要提携且待驢年  斥瞿曇說頓漸偏圓  屈宗風卒無了日  西來意  貼肉衫汗透千重  宗門事  脚跟下泥深三尺  木童唱和石人側耳  潑宗旨誰肯挂唇  眼中沒翳空裡無花  閑言語不勞拈出
  人皆謂溈山五世。到師寂爾無傳。殊不知萬仞門墻。擬登者銀山鐵壁。
  溈仰宗至此五世。

  法眼宗
  清涼法眼禪師

  師諱文益。餘杭魯氏子。祝髮。詣開元覺律師受具戒。及覺盛化四明。師往習毗尼。工文章。覺奇之。目為吾門之游夏也。
  師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初見長慶。無所契悟。與進.修輩擬之湖外。既發。值雨。少憩城西地藏。入堂見藏坐地爐。問師。此行何之。
  曰。行脚去。
  曰。行脚事作麼生。
  曰。不知。
  曰。不知最親三人附火。因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藏又曰。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別。
  修曰。同。
  藏竪兩指熟視之。兩箇。便起去。
  雨霽辭行。藏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
  師曰。在心內。
  曰。行脚人著甚來由。安塊石在心頭耶。
  師窘無以對。遂放包。俱求決擇。近月餘。呈見解。說道理。藏曰。佛法不是恁麼。
  曰。某甲到此。辭窮理絕也。
  藏曰。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大悟。出世臨川崇壽。一香為藏拈。
  僧子方者。問曰。公久親長慶。乃嗣地藏。何哉。
  師曰。以不解長慶說萬象之中獨露身故。方舉拂子示之。
  師曰。撥萬象。不撥萬象。
  方曰。不撥萬象。
  師曰。獨露身[口*爾]。
  方曰。撥萬象。
  師曰。萬象之中[口*爾]。方於是悟旨。
  二僧參次。師指簾。二僧齊去捲。師曰。一得一失。
  示眾云。盡十方世界皎皎地無一絲頭。若有一絲頭。即是一絲頭。
  金陵報恩則初參青峯。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峯曰。丙丁童子來求火。
  不契。見師。師問。甚處來。
  曰。青峯師曰。青峯有何言句。
  則舉前話。師曰。上座作麼生會則曰。丙丁屬火。而更求火。如將自己求自己。
  師曰。與麼會又爭得。
  則曰。某甲只恁麼。未審和尚如何。
  師曰。你問我。與你道。
  則理前問。師曰。丙丁童子來求火。則乃悟。
  僧問。如何是學人一卷經。
  師曰。題目分明。
  師與李王論道次。因看牡丹。王命作頌。即曰。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艶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王聞開悟。
  師有偈曰。
  幽鳥語如篁。柳搖金線長。
  雲歸山谷靜。風送杏花香。
  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言百法明門。乃唯識綱宗也。
  贊曰。
  幼發玄機  遍行尋訪  小乘根拋弃覺闍梨  惡冤家撞著琛和尚  安片石寸心內  當機擊碎猶涉廉纖  露全身萬象中  盡力扶持依然鹵莾  指二僧捲簾去  得失未分明  勘童子求火來  是非難定當  如篁語幽鳥  山林意別是風標  擁毳對芳叢  牡丹詩竊誰體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