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據經引理辯說縱橫。常乃伏之。明日更集慧遠就席。改難數番。關貴鋒起。常又覺義途差異。將麈尾扣案即未有答。遠曰。不疾而速。杼軸何為。坐者大笑。心無之義從此息焉。(改難。當作攻難。關貴。疑當作問責。道常。傳中作道恒。杼軸。傳中作杼柚。音相通。杼音處。機之行緯者也。俗曰梭者也。與軸字相關。若柚字。橘之類。但音同。當以今文為正也)

  (遇)德素少達 慧稜幼悟

  慧約。字德素。姓樓。東陽人。母劉氏。因夢人擎金像使吞之。又見紫光繞身。因而有孕。乃生。約年七歲便通書史。乃求出俗。性好幽宗。徧訪名師學習教典。大有明悟。東境謠曰。少達妙理樓居士。
  慧棱。姓申。屠氏。西陰人。胎中父亡。母乃鞠育。年及三歲。謂母曰兒思願聞法。母氏憐其孤苦。相從來聽襄陽潤法師講三論。聽後。於文義之間深有解悟。眾乃驚歎。唯求出家。母孤獨。不許。及登八歲。母亡。乃投誕律師出家。大明三藏。

  僧慧渡河 安靜登墓

  僧慧。在荊州。南陽劉虬立陟屺寺。請慧居之。慧頻至江邊津吏求渡。渡吏迫以舟小未及過之。須臾飛空而過。已見在彼兩岸。津吏大驚。知其聖也。(渡吏。一無渡字也)。
  安靜。東遊之次。行達定陶。直問曰。丁居士何在。鄉眾咸曰。終已三載。葬在郊外。靜曰此在家菩薩也。遂往登其墓所。自掘之。于時墓上五色雲起。祥瑞可觀。及取其骨。皆作金色。連環若鏁。可五丈許。鏗然嚮高。靜乃持掛杖頭。別鄉人而去。(嚮。當作響字)

  遂端生蓮 耆域治樹(殊遇切)

  遂端。不知何來。為人質直。常誦法華經為業。至于老齒曾無暫罷。後忽跏趺坐而卒。須臾口中出青蓮華七莖。
  耆域。天竺人也。至于洛陽大揚教法。朋衡陽大守南陽滕永文。在洛寄居滿水寺。此寺中有思惟樹數十株枯死。域問永文曰樹死幾時。永文答曰積年矣。域即向之呪之。尋便榮發扶鬱茂非常。自此人皆歎異也。

  淨度游獵 玄風張捕

  淨度。少遊獵為務。一日射孕鹿墮胎。鹿母衘痛就地舐子。度因此心悟。便摧弓折矢出家學道。修習禪觀。兼於群經洞達深義。(一日下。有忽字)
  傅翕。字玄風。及七歲志性貞堅。一日謂二親曰。數夢升空而行。多諸僕從共無量人爭戰。我常獲勝。後與里人在稽亭張捕為業。籠沈水中祝曰。去者適。止者留。時人以為愚。因遇天竺僧達磨嵩曰。我曾同汝向毗婆尸佛會發誓度生。今兜率宮中衣鉢見在。何日當還。不信試臨水觀形狀何如。果見圓光寶蓋滿身。遂辨前因。乃問嵩修道之方。嵩指松山頂曰此可栖身矣。翕後有殊跡。

  (尤)僧璨三國 道一九州

  僧璨。幼年尚道。游學為先。天下靈跡無不參尋。時入齊陳周三國。凡有法肆無虗踐。以三藏教典或演說訓授。或問難徵引。而又博達儒宗。振名四海。自號為三國論師。
  道一。少便出塵。貞介不群。神氣宏瞻。從法汰習學。深究內外。後東適山陰講諸經論。于時九州僧尼咸來習聽。時人號曰小一。師為九州都維那。

  真表蝦蟆 檀特獼猴

  真表。家在金山。世為游獵。一日逐獸之餘息于田野間。折條柳貫蝦蟆成串置于水中。擬作食調。復入山逐獸。忘其所貫蝦蟆。至明年春獵次。聞蝦蟆鳴。忽見去年所貫三十許蝦蟆猶活。表于時歎惋責身曰。苦哉。何為口腹令彼經年受苦。乃解貫放之。便發誓出家入山修道。以身撲地悔前罪。遂剃染為僧。感彌勒菩薩自身授于戒法。地藏菩薩親與策發。慈氏躳授三衣道具等。
  後魏檀特。身雖出家。而飲酒食肉宛同俗士。狂逸非常。凡言往事皆合人情。周文聞之。降書詔特問事。于時齊神武來宼玉壁。特曰狗豈至龍門耶。果不至龍門而返。又侯景未叛時。特忽提一杖。杖頭刻作獼猴形。令面向西日夜弄之。又索一角弓牽挽。俄而景叛尋復歸梁。時謂作獼猴乃景之兆。

  智潤愽瞻 曇影風流

  智潤。在于襄陽講演。大有聲望。而內外深窮。詞辨宏逸。時人皆稱曰潤法師。博瞻之莫有加之矣。
  曇影。神氣爽雋。形貌奇特。於諸教乘解義第一。為秦主姚興禮重。興見影超拔群士。每謂羅什曰。影法師真為此國風流標表之道人矣。

  僧朗知盜 法通被囚

  晉僧朗。游方學道。備曉佛乘。兼宗儒典。後與伴共行至于中途。忽告于伴侶曰。公等寺中衣鉢。必有盜者將去。同侶不信。共歸寺尋覓。果如其言。
  法通。龍泉石樓人。在家之日獨懷異操。唯信釋教。一日忽為二男并二女及妻俱剃髮。勉之入道。便往山寺棲息。然後自剃頭為僧。人問其故。答曰。我捨枷□鏁。志欲大法興揚爾。後行至本邑。邑長問之。答曰。山客。邑長怒乃囚於獄。不許游方。通便絕粒。繞獄行道。至夜聞野狐滿邑號叫。人皆不安。邑長怪之曰。獄中必異僧爾。乃放之。通曰。行道正得佛味。如何見放。須臾狐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