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謐。號靜齋。著三教平心論。首云。甞觀中國之有三教也。自伏羲畫八卦而儒教始於此也。自老子著道德經而道教始於此。自漢明帝夢金人而佛教始於此。此中國有三教之序也。大抵儒以正設教。道以尊設教。佛以大設教。觀其好生惡殺則同一仁也。視人猶己則同一公也。懲忿窒慾禁過防非則同一操修也。雷霆眾聵日月群盲則同一風化也。由粗跡而論。則天下之理不過善惡二途。而三教之意無非欲人之歸於善耳。儒教在中國使綱常以正人倫。以明禮樂刑政四達不悖。天地萬物以位以育。其有功於天下也大矣。故秦皇欲去儒而儒終不可去。道教在中國使人清虗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一洗紛紜膠轕之習。而歸於靜默無為之境。其有裨於世教也至矣。梁武帝欲除道而道終不可除。佛教在中國使人棄華而就實。背偽而歸真。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為生民之所依歸者無以加矣。三武之君欲滅佛而佛終不可滅。隋李士謙之論三教也。謂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豈非三光在天缺一不可。而三教在世亦缺一不可。雖其優劣不同。要不容於偏廢也(平心論)。

  遼

  都上京。國號契丹。太祖姓耶律。諱阿保機。太宗遷都遼。起太祖丙子。盡天祚甲辰。九主。二百九年。

  金

  都上京。國號女真。太祖姓完顏。諱阿骨打。揚割太師長子。十六年稱帝。改國號金。至世宗都燕。起太祖戊戌。盡哀帝甲午。九主。一百十七年。

  太宗

  太安諱晟。楊割次子。改元天會。迎請旃檀瑞像到燕京。建水陸會七晝夜。安奉於閔忠寺供養。

  熙宗

  熙宗諱亶。太祖嫡孫。改元天眷。甞詔海慧大師於上京。宮側剏造大儲慶寺。普度僧尼百萬。大赦天下。又詔海慧.清慧二禪師住儲慶寺。迎旃檀像於本寺積慶閣供養。海慧遷化。帝親奉舍利五處立塔。特諡佛覺祐國大禪師。復賜清慧佛智護國大師號并金襴大衣。

  世宗

  世宗諱雍。太祖孫。改元大定。遷都燕。勑建大慶壽寺。詔冥玄顗禪師為開山第一代。勅皇太子降香賜錢二萬沃田二十頃。又詔顗禪師於東京創清安寺。度僧五百。作般瑟吒會。二十年勅建仰山栖隱禪寺於燕京之西山。仍詔顗禪師開山。賜田設會度僧。

  章宗

  章宗諱璟。顯宗允恭之子。允恭未立而卒。章宗以皇太孫即位。改元明昌。【標】四年詔萬松禪師於禁庭升座。帝親迎禮。聞未聞法。開悟感慨。親奉錦綺大僧伽衣。詣座授施。內宮貴戚羅拜拱跪。各施珍愛以奉供養。建普度會佛事。連日祥雲連綿天際。從此年豐謳歌滿路。每歲設齋。常感祥瑞。帝駕幸燕之仰山。有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蓮花裡梵王宮之句。承安四年帝以太后遺命詔下和龍府建大明寺。造九級浮圖。度僧三萬。施以度牒。以薦冥福。

  東海侯

  侯諱允濟。世宗第七子。章宗無嗣。群臣奉遺詔立之。改元大安。在位四年旃檀瑞像至金國。十三年此年迎置上京禁庭供養(已上金誌)。
  金國誌曰。浮屠之教雖貴戚望族多捨男女為僧尼。禪多律少。在京曰國師。帥府曰僧錄僧正。列郡曰都綱。縣曰維那。披剃威儀與南宋等。所賜之號曰大師曰大德並賜紫國師。服真紅袈裟。僧錄僧正限三年為任。並服紫袈裟。都綱亦以三年為任。有師號者賜紫。無者如常。僧維那僧尼有訟者。杖以下決遣之。杖以上者並申解僧錄都綱司。

  李之純

  之純。字純甫。自號屏山居士。弘州人。章宗承安間進士。官至尚書右司都事。資性英邁。天下書無所不讀。其於莊周.列禦寇.左氏.戰國策為尤長。文亦略能似之。三十歲後徧觀佛書。既而取道學諸家之書讀之。一旦有會於其心。乃合三家為一。取先儒之說箋其不相合者。著為成書。所謂鳴道集說是也(黃文献集)。【標】其鳴道集說序曰。天地未生之前。聖人在道。天地既生之後。道在聖人。故自生民以來。未有不得道而為聖人者。伏羲神農黃帝之心見於大易。堯舜禹湯文武之心見於詩書。皆得道之大聖人也。聖人不王。道術將裂。有老子者游方之外。恐後世之人塞而無所入。高談天地未生之前。而洗之以道德。有孔子者游方之內。恐後世之人眩而無所歸。切論天地既生之後。而封之以仁義。故其言無不有少相齟齬者。雖然。或吹或噓或輓或推。一首一尾一東一西。玄聖素王之志亦皆有歸矣。其門弟子恐其不合。而遂至於支離也。莊周氏沿流而下。自天人至於聖人。孟軻氏泝流而上。自善人至於神人。如左右劵。內聖外王之說偹矣。惜夫四聖人歿。列禦宼駁而失真。荀卿子雜而未醇。楊雄.王通氏僭而自聖。韓愈.歐陽氏蕩而為文。聖人之道如綫而不傳者一千五百年矣。而浮屠氏之書從西方來。盖距中國數千萬里。證之文字詰曲侏[仁-二+离]。重譯而釋之。至言妙理與吾古聖人之心魄然而合。顧其徒不能發明其旨趣耳。豈萬古之下四海之外聖人之迹竟不能泯滅耶。諸儒陰取其說以證吾書。自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