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之。遂活身在棺中。惟聞哭聲。已三日矣。驚呼人至破棺乃起。旬日寫經二十卷了。焦策來謝。致辭而去。尋百卷亦畢。揚州刺史。奏其事。敕加丘一五品。仍充嘉州招討使(出報應記)。

  于昶

  唐于昶。天后朝。任并州錄事參軍。每至一更後。即喘息流汗。二更後愈。妻柳氏將召醫工。昶密曰。自無他苦。但晝決曹務。夜判冥司事。力不任耳。每知有災咎。即陰為之備。都不形言凡六年。後丁母艱。持金剛經。更不復為冥吏因極言此功德力。令子孫諷轉。後為慶州司馬。年八十四。將終忽聞異香。非代所有。謂左右曰。有聖人迎我。往西方。言訖而沒(出報應記)。

  裴宣禮

  唐裴宣禮。天后朝。為地官侍郎。常持金剛經。坐事被繫。宣禮憂迫。唯至心念經。枷鎖一旦自脫。推官親訪之。遂得雪免。御史任植同禁。亦念經獲免(出報應記)。

  吳思玄

  唐吳思玄。天后朝。為大學博士。信釋氏。持金剛經。日兩遍。多有靈應。後稍怠。日夜一遍。思玄在京病。有巫褚細兒。言事如神。星下祈禱。思玄往就見細兒。驚曰。公有何術。鬼見皆走。思玄私負知是經力。倍加精勵。日念五遍。兒疾。醫無效。思玄至心念經。三日而愈。思玄曾於渭橋。見一老人。年八十餘。著麤縗服。問之曰。為所生母也。思玄怪之。答曰。母年四十三時。有異僧教云。汝欲長壽否。但念金剛經。母即發心日念。兩遍終一百七。姨及鄰母誦之。並過百歲。今遵母業。已九十矣(出報應記)        (遵字而下有誤)。

  銀山老人

  饒州銀山。採戶逾萬。並是草屋。延和中火發。萬室皆盡。唯一家居中火獨不及。時本州楊體幾自問老人。老人對曰。家事佛。持金剛經(出報應記)。

  崔文簡

  唐崔文簡。先天中。任坊州司馬屬。吐蕃奄至州城。同被驅掠。鎖械甚嚴。至心念經。三日鎖忽自開。虜疑有奸。箠撻具以實對。問云。汝有何術。答云。念金剛經。復令鎖之念未終又解。眾皆嘆異。遂送出境(出報應記)。

  姚待

  唐姚待。梓州人。常持金剛經。并為母造一百部。忽有鹿馴戲。見人不驚。犬亦不吠。逡巡自去。有人宰羊。呼待同食。食了即死。使者引去。見一城門。上有額。遂令入見王。王呼何得食肉。待云。雖則食肉。比元持經。王稱善曰。既能持經。何不斷肉。遂得生。為母寫經。有屠兒李迴奴。請一卷。焚香供養。迴奴死後。有人見於冥間。枷鎖自脫。亦生善道(出報應記)。

  呂文展

  唐呂文展。開元三年。任閬中縣丞。雅好佛經。尤專心持誦金剛經。至三萬餘遍。靈應奇異。年既衰暮。三牙并落。念經懇請。牙生如舊。在閬中時。屬亢旱。刺史劉浚令祈雨。僅得一遍。遂獲沛然。又苦霖潦。別駕使祈晴。應時便霽。前後証驗非一。不能徧舉(出報應記)。

  長安縣繫囚

  唐長安縣死囚。入獄後四十餘日。誦金剛經。不輟口。臨決脫枷。枷頭放光。長數十丈。照耀一縣。縣令奏聞玄宗。遂釋其罪(出廣異記)。

  李虗

  唐開元十五年有敕。天下村坊。佛堂小者。並拆除。功德移入側近佛寺。堂大者。皆令閉封。天下不信之徒。並望風毀拆。雖大屋大像。亦殘毀之。敕到豫州。新息令李虗。嗜酒倔強。行事違戾。方醉。而州符至。仍限三日報。虗見大怒。便約胥正界內毀拆者死。於是一界並全。虗為人好殺愎戾行必違道。當時非惜佛宇也。但以忿恨故全之。全之亦不以介意。歲餘虗病數日。死時正暑月。隔宿即斂。明日將殯。母與子繞棺哭之。夜久哭止。聞棺中若指爪戛棺聲。初疑鼠。未之悟也。斯須增甚。妻子驚走。母獨不去。命開棺。左右曰暑月恐壞。母怒促開之。而虗生矣。身頗瘡爛。於是浴而將養之。月餘平復。虗曰。初為兩卒拘。至王前。王不在。見階前典吏。乃新息吏也。亡經年矣。見虗拜。問曰。長官何得來。虗曰。適被錄而至。吏曰。長官平生。唯以殺害為心。不知罪福。今當受報。將若之何。虗聞懼。請救之。吏曰。去歲拆佛堂。長官界內獨全此功德彌大。長官雖死。亦不合此間追攝。少間王問。更勿多言。但以此對。虗方憶之。頃王坐主者。引虗見王。王曰。索李明府善惡簿來。即有人持一通案。至大合抱。有二青衣童子。亦隨文案。王命啟牘唱罪。階吏讀曰。專好割羊脚吏曰。合杖一百。仍割其身肉百斤。王曰。可令割其肉。虗曰。去歲有敕。拆佛堂。毀佛像。虗界內獨存之。此功德可折罪否。王驚曰。審有此否。吏曰。無。新息吏進曰。有福簿。在天堂。可檢之。王曰。促檢。殿前垣南。有樓數間。吏登樓檢之。未至。有二僧來至殿前。王問。師何所有。一答曰。常誦金剛經。一曰常讀金剛經。王起合掌曰。請法師登階。王座之後。有二高座。右金左銀。王請誦者坐金座。讀者坐銀座。坐訖開經。王合掌聽之。誦讀將畢。忽有五色雲。至金座前。紫雲至銀座。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