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曰。此二大士也。正宜一心向往。言未竟。已吉祥逝矣。眉山亦因母教。遂長齋。奉佛云(染香集)。

  沈媼

  沈媼。法名善月。吳江黎里人。歸陳士坊為室。生子二。年二十五。修念佛三昧。四十斷葷血。屏家務。勤行放生諸功德。既喪少子。旋孀居。功益進。日誦華嚴行願品一卷。大悲呪五十徧。佛號三萬聲為正課。暮年。從子遷居城中。闢一靜室。不越戶限。寢食於斯。棲心淨土。數十年如一日。年七十五。染恙緜延。佛名不輟。臨終。呼眷屬扶起。索湯盥身。易衣趺坐。面西合掌而逝。俄而几現蓮華影像不滅。時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染香集)。

  姚氏

  姚氏。松江人。平日從夫張某。奉斗甚虔。已而姚氏患病。其姊省之。教以專心念佛。從之。甫半日。忽笑曰。我見蓮華無數。大如斗。語竟即逝(染香集)西史氏曰。見蓮華。不見化佛。持誦之功未深耳。而一生安養。終當見佛矣。

  汪氏

  汪氏。華亭人。年十六。歸周文榮。家赤貧。文榮遊幕遠方。汪氏女紅自活。長齋奉佛。後文榮客死湖北。久無耗。汪氏撫子方容成立。乃命尋父。方容徒步數千里。卒負父骨歸。學使採風。以母節子孝表其閭。方容故善書畫。人重其孝行。爭搆之。以是甘旨無缺。汪氏晚年。念佛益虔。願父母翁姑及夫。齊生蓮界。嘉慶某年。得疾。曰閉戶念佛。不問家事。臨終。謂方容曰。我昨夢汝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汝父。俱住蓮華世界。現前五色雲。擁一瓣蓮。大如舟。我殆乘此往生乎。言訖。怡然長逝。室中香氣如蘭。殮時未散(染香集)西史氏曰。前發是願。卒符其夢。然則夫歿而修淨業。夫必藉以超生。顧不足徵歟。願法界眾生。同歸安養。回入娑婆。必能度脫。又不足徵歟。乃今之節婦。不明乎是。小則哀傷得疾。大則隨夫長往。不知一盡今形。各隨其白業黑業而報之。縱能相見黃泉。亦祇同於陌路。唯西方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其間利害。實霄壤焉。唯智者思之。

  王氏

  王氏。金山縣人。適張姓。善事父母舅姑。嘗兩次刲股。夫歿。柏舟節橾。家法肅然。每見喪家接眚甚怖。因問人曰。何能免此。或告以念佛法門。遂發心茹素。禮誦不輟。教諸子婦。闔門信奉。力行放生掩骼諸善事。後患脾疾。求參一和尚。受優婆夷戒。經年病革。行願益誠。臨終。誦彌陀經。以次稱佛號。移時而逝。遺命不迎眚神。不以葷酒設祭。子婦皆從之(染香集)西史氏曰。用葷酒而設祭享賓。於亡者失大利益。智者弗為也。至於迎眚之舉。尤屬不經。而積習成風。深堪痛恨。修行人。力挽穨靡。此其可法矣。

  吳媼

  吳媼。江寗人。夫早喪。遺一子。撫之成立。婚娶數年。子又亡。乃與寡媳。共撫弱孫。孤苦度日。後篤信淨土法門。長齋奉佛。受優婆夷戒。潔小樓供佛像。每晨起盥漱後。即炷香禮拜。持佛名三千。定為日課。課畢。始理家事。如是數十年。同里有朱本願者。素與其子善。故常往還。嘉慶二十二年春。媼忽謂之曰。却後某日。子幸過我。有一緊要事。須託辦也。本願諾之。至期往。媼已搭縵衣。趺坐牀上逝矣。問其媳云。近日課誦如常。精神亦佳。昨夜索浴畢。即安臥。不知何時坐化也。本願因為料理喪葬事焉(染香集)。

  倪嫗

  倪嫗。法名顯真。嘉善人。住北港村。歸依佛門。茹素念佛。村中舊有觀音像。嫗早晚禮拜必誠。每供佛飯僧俱親自任勞。嘉慶二十二年九月。數覩菩薩現相。隨示疾。謂其子曰。我數見菩薩喚我去。殆將去矣。子云。既菩薩降臨。應備齋供。兒親往城中。買蔬供奉。如何。曰。亦好。但恐不及耳。子遂往。及歸。嫗已趺逝。念珠猶在手也(染香集)。

  潘氏

  潘氏。婁縣人。適孫某生四女。智求。智禪。福庵。德庵。俱奉佛受優婆夷戒。勸母發心。嘉慶二十三年。潘氏年七十九矣。會西林寺傳戒。四女復勸受戒。臥病。未能往。因代求之。錫法名曰印蓮。潘氏知之。即斷肉食。一意西歸。是冬。南禪寺起念佛七期。四女同往念佛。至第六日。潘氏命促之歸。曰。速焚香。佛來矣。遂吉祥而脫(染香集)。

  汝氏

  汝氏。名季婉。吳江黎里人。適王枚為繼室。夫婦相敬如賓。五十餘載。未有所出。為人靜厚。居常一以念佛為事。嘉慶二十四年。二月三日。病篤。語家人曰。大士來臨。吾其逝矣。即合掌垂目。誦大悲呪。旋聞旃檀香滿室中。歿後。慈容含笑。顏色轉少。年八十二(染香集)。

  祁氏

  祁氏。法名德濟。江南興化人。歸同里王生。年未四旬。慨然以濁世為厭。誓願求生安養。日誦佛名三萬聲。歸依溪谷和尚。旋受優婆夷戒。年八十九。染微疾。其年三月八日。告所親曰。我十六日當西去。或謂之曰。十六乃紅沙日。不吉。祁氏曰。我修行人。不依俗忌。有何不吉耶。雖然。勿令俗人議我。致退善心。即以十四日去何如。至十四日。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