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已而入廬山依遠公。研窮佛經。深有悟入。宋景平元年。西向念佛。無疾而卒。年六十五(東林傳)。

  何曇遠

  何曇遠。廬江人。宋御史中丞萬壽之子也。少奉法。持菩薩戒。年十八。居父喪。哀毀成疾。遂歸心淨土。請僧數人於家。懺悔宿業。久而益虔。一夕轉經竟。眾僧已眠。曇遠忽自歌誦。僧異而問之曰。見佛身黃金色。光丈餘。自西而至。幡華翼從。充滿虗空。佛熈怡微笑。詔曇遠速去。曇遠素羸弱。至是神色壯厲。便取香華散之空中。至五更。忽然而終。宅中芬香。數日乃歇(冥祥記)。

  魏世子

  魏世子。梁郡人。生當宋世。奉佛精進。率諸子女。修西方淨業。唯婦獨不信。其女病死。七日復蘇。即升高座誦無量壽經。下啟父言。兒去便往無量壽國。兒及父兄。池中各有大蓮華。當生其內。唯母獨無。不勝此悲。故歸啟報。語竟而瞑。母自是亦奉法焉(冥祥記)。

  庾詵

  庾詵。字彥寶。新野人也。博通經史緯候之學。而性尚夷簡。特愛林泉。蔬食敝衣。不修產業。忍辱柔和。好行其德。梁武帝少與詵善。及起兵。署為平西府記室。不屈。普通中。詔以為黃門侍郎。稱疾不起。晚年於宅內建道場。六時禮懺。誦法華經。每日一遍。夜中忽見一道人。自稱願公。容止甚異。呼詵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中大通四年。晝寢。忽驚覺曰。願公復來。不可久住。言訖而逝。舉室咸聞空中唱云。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域矣。時年七十八(南史)。

  宋滿

  宋滿。恒州人。生當隋世。篤志淨業。每持佛名。以豆記數。滿三十石。設齋供佛。俄有三僧至會乞食。食已。香華布空。飛騰而去。未久。滿面西坐脫(佛祖統紀)。

  鄭牧卿

  鄭牧卿。滎陽人。舉家修淨業。唐開元中。病篤。或勸進魚肉。不許。手執香爐。一心西向。忽聞異香蔚然。遂逝其舅尚書蘇頲夢寶蓮華開。牧卿坐其上(佛祖統紀)。

  高浩象

  高浩象。東平人。杜門靜居。日誦無量壽經。嘗於定中坐紅蓮華。泛白玉池。初未見佛。即於華上傾心致敬。遙睇金容。光輝四映。一夕見眾菩薩來迎。寂然而化(佛祖統紀)。

  李知遙

  李知遙。長安人。篤志淨土。為五會念佛。導諸眾信。晚得疾。忽云和尚來也。洗潄著衣。然香爐中。出堂頂禮。聞空中說偈云。報汝李知遙。功成果自招。引君生淨土。將爾上金橋。却就牀坐。泊然而化。異香滿室。眾共聞之(淨土文)。

  孫忠

  孫忠。明州人。早慕西方。蔬食持戒。於府城東築庵。鑿二池。種白蓮臨池建閣。月集眾為念佛會。嘗見佛身現空中。趨出。呼其二子至。同拜禮焉。久之始隱。後人因名其地為駐佛巷。宋元祐八年。釋可久神遊西方。見金臺標孫忠名。久之。忠得疾。請道俗百人為念佛會。忽仰視虗空。合掌問訊。手結雙印。怡然而化。闔城皆聞天樂異香。漸向西沒。二子能繼其業。亦向西坐化(佛祖統紀)。

  左伸

  左伸。天台臨海人。從法師神照受菩薩戒。聞大乘法要。豁然開悟。自是嚴奉戒律。造西方三聖像。旦夕虔事。求生淨土。誦法華經三千四百部。金剛經二萬卷。紹聖二年秋。有疾。命其子沙門淨圓唱法華首題。已而夢三偉人立江臯。召伸登舟。瞥然西邁。伸知往生有期。乃請僧誦阿彌陀經。遽曰。我已見佛光。即沐浴更衣。戒左右勿哭。勿逼我前。端坐結印而化(法華持騐記佛祖統紀)。

  孫良

  孫良。錢塘人。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嘗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課佛名萬聲。二十年不輟。忽令家人請僧唱佛名。方半日。望空合掌曰。世尊菩薩。已荷降臨。即退坐而化(佛祖統紀)。

  賈純仁

  賈純仁。湖州人。長齋修淨業。一日示疾。西向念佛。宴坐而逝。頂上有白光圓相。異香滿室(佛祖統紀)。

  范儼

  范儼。仁和人。居常蔬食。不牽世緣。曰。百年旅泊耳。尚何求哉。日誦法華經。手書一部。求生淨土。大觀中。忽見普賢乘六牙白象。放金色光。謂儼曰。汝嘗誦法華。念彌陀佛。得生淨土。故來相報。越一夕。覩眾聖授手。就座合掌而逝(佛祖統紀)。

  孫忭

  孫忭。錢塘人。號無諍居士。掩關晦迹。日閱華嚴金剛諸經。以淨土為歸。母龔氏。修淨業。偶得疾。請清照律師說法。端坐而化。未幾忭夢至蓮池。見清照在側。旁一人授以梵字帖。不識其人曰。請十三日齋耳。時方十二月。及期。忽得疾。有僧問疾。欲為祈禱。忭曰。生死已定。何必禱。即報清照云。當暫相違。遂跏趺作印。西向坐脫。翼日清照至。為說法封龕歸庵三日。亦逝(佛祖統紀)。

  唐世良

  唐世良。會稽人。持戒奉佛。日勤禮拜。老而得疾。未嘗就枕。誦彌陀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