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经一百七十卷。
  晋葛洪神仙传 宫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书百余卷。师事仙人于吉。汉元帝时,崇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缣朱字太平经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崇。后上此书,书多论阴阳否泰灾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国者用之,可以长生,此其旨也。宫崇一作宫嵩。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宫崇传同。

  志林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师于吉所得神书于曲阳泉上,白素朱界,号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志卷一孙策传裴注。
  梁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 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经。
  敦煌本成玄英老子开题 赧王时,授干室(按即于吉)太平经并百八十戒。
  唐释法琳辨正论 赧王之世,千室以疾病致感老君,受百八十戒并太平经一百七十篇。广弘明集卷十三。按千室即干室,千乃干字之讹。
  唐释玄嶷甄正论 有太平经百八十卷,是蜀人于吉所造。此人善避形迹,不甚苦录佛经。多说帝王理国之法,阴阳生化等事,皆编甲子,为其部帙。按:八疑系七字之误。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九破邪论 太平经
  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九 老子与尹喜至西国作佛化胡经六十四万言与胡王,后还中国作太平经。又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南朝宋齐间,钱塘褚伯玉好读太平经云。
  唐王松年仙苑编珠卷中 于吉,北海人也。患癞疮数年,百药不愈。见市中有卖药公,姓帛名和,因往告之。乃授以素书二卷。谓曰,此书不但愈疾,当得长生。吉受之,乃太平经也。行之疾愈。乃于上虞钓台乡高峰之上,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明按:三洞珠囊卷一引神仙传略云:帛和以素书二卷授干吉,且诫之曰,卿归更写此书,使成百五十卷。是未明言太平经,且所谓百五十卷,疑亦有误。

  唐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二 老君授干吉太平经。又见杜光庭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二十一
  像天地品 后汉顺帝时,曲阳泉上得神仙经一百卷;内七十卷皆白素、朱界、青缥、朱书,号曰太平青道。太平御览卷六七三
  洞仙传 于吉者,琅琊人也。常游于曲阳流水上,得神书百余卷,皆赤界、白素、青首、朱目,号曰太平青箓书。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一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叙 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云笈七签卷三十九
  三天内解经 太上于琅琊以太平道经付干吉。
  宋谢守灏混元圣纪 成帝河平二年,老君授干吉太平经。并见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及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史略作太平经一百七十卷。
  宋贾善翔犹龙传序 孝成时,授于吉太平经。 又曰:孝成时,北海人干吉于琅琊遇太上,授之。至后汉顺帝时,琅琊人宫崇诣阙投进。其表云,臣亲受于干吉,吉言亲受于太上,凡一百七十卷也。

  犹龙传卷四授干吉太平经。按:太平经有云干吉撰,或云得之于水上。而内传所载,即在孝成帝河平年间,混元分身,下游琅邪郡曲阳泉,授北海人干吉太平经一百七十卷。
  宋萧应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老君授干吉真人太平之道。
  宋四库阙书目清徐松从永乐大典辑出 襄楷太平经一百七十卷。
  宋史艺文志 襄楷太平经一百七十卷。按后汉襄楷曾献于吉神书。上二书均将太平经属襄楷,误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太平经一百七十卷。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干吉传 吉于曲阳流水上得神书百余卷,皆赤界、白素、青首、朱目,号曰太平青领书。时汉成帝河平二年甲午也。盖吉亲受于老君,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

  道藏阙经目录元人所记 太平经
  无名氏清静经注 成帝时,老君授干吉太平真经。
  道学传第十五卷 桓闿,字彦舒,东海丹徒人也。梁初,昆仑山渚平沙中有三古漆笥,内有黄素,写干君所出太平经三部。……闿因就村人求分一部,还都供养,先呈陶君。陶君云,此真干君古本。……三洞珠囊卷一

  太平经复文序 干君初得恶疾,殆将不救,诣帛和求医。帛君告曰,吾传汝太平本文,可因易为一百七十卷,编成三百六十章,普传于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

  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卷四 太平经外、受、傅、训、入五个字号
  详注云:「太上老君亲授太平经。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编成一百五(按:当作七)十卷。皆以修身养性,保精爱神,内则治身长生,外则治国太平,消灾治疾,无不验之者。」按:明正统道藏外字号以太平经钞十部十卷抵太平经卷一至卷十,实误。盖太平经钞系选辑经文而成,钞每部合经十七卷。

  清贺龙骧抄:钦定道藏全书总目 太平经一百十九卷内多缺卷
  清贺龙骧辑:国朝坊刻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