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邪,故天用之清,地用之宁。天用之生,地用之藏。人用之兴,能顺时气,忠臣孝子之谓也。此名大顺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道。故道为仁贤出,不为愚者生矣。

  盛身却灾法
  年十岁,二十年神。年二十,四十年神。年三十,六十年神。年四十,八十年神。年五十,百年神。年六十,百二十年神。年七十,百年神。年八十至百二十,神尽矣。少年神加,年衰即神灭,谓五藏精神也,中内之候也。千二百二十善神为其使,进退司候,万神为其民,皆随人盛衰。此天地常理,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兴以道。故人能清静,抱精神,思虑不失,即凶邪不得入矣。其真神在内,使人常喜,欣欣然不欲贪财宝,辩讼争,竞功名,久久自能见神。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藏服饰。君仁者道兴,君柔者德生。中心少有邪意,远方为之乱。神气周流,疾于雷电,急还神明,以自照内,故病自愈而人自治。故人生百二十上寿,八十中寿,六十下寿,过此皆夭折。此盖神游于外,病攻其内也。思本正行,令人相亲爱。古之求寿,不失其道者。天地有常行,不可离本也;故求安而长存者,慎无忘此道本元也。故画图以示后来。陈人物生受命之时,久远以来到今,不失阴阳传类,更相生而久长,万万余世,不可阙也。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为君,衰即为民;盛即得道,衰即受刑。夫孝者,莫大存形,乃先人统也,扬名后世,此之谓善人谨民。天地爱之,五行功之,四时利之,百王任之,万民好之,鬼神佑之,五藏神留之。遇一得生,今且失之。离我神器,复为灰土,变化无常,复为万物矣。

  分别形容邪自消清身行法
  道之生人,本皆精气也,皆有神也。假相名为人,愚人不知还全其神气,故失道也。能还反其神气,即终天年,或增倍者,皆高才。或求度厄,其为之法,当作斋室,坚其门户,无人妄得入;日往自试,不精不安复出,勿强为之。如此复往,渐精熟即安。安不复欲出,口不欲语,视食饮,不欲闻人声。关炼积善,瞑目还观形容,容象若居镜中,若窥清水之影也,已为小成。无鞭策而严,无兵杖而威,万事自治。岂不神哉?谓入神之路也。守三不如守二,守二不如守一,深思此言,得道深奥矣。

  通神度世厄法
  天之生人,万事毕备。故十月而生,与物终始,故可度灾厄,致太平。〈起〉上士学道,辅佐帝王,当好生积功乃久长。中士学道,欲度其家。下士学道,纔脱其躯〈止〉。道为贤明出,不为愚者。能用之者吉,不能用之,宁无伤无贼哉?

  贤不肖自知法
  上士高贤,事无大小,悉尽畏之;中士半畏之,下士全无可畏。上士所以畏之者,反取诸身,不取他人。心开意通无包容,知元气自然之根,尊天重地,日月列星、五行四时、六甲阴阳、万物蚑行动摇之属,皆不空生。鬼神精魅六合之间,表里风云雷电不空行也。此皆有神有君长,比若人有示,故畏之,不敢妄行。中士半畏之者,上不知元气自然之有术,纔知今见风雨云气与生物也;尚时言天无神,不畏列星日月也,纔知大火北斗。下士则不知土地山川之广大可●,纔知耕田,种其所有,治其家眷术也;不知四时五行可以何履也,但知随而种树之,收其利耳;不知六甲阴阳为神,通言其无有也。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

  利尊上延命法
  一曰延命。夷狄自伏法万种,其类不同,俱得老寿。天地爱之,其身无咎。所以然者,名为大顺之道。道成毕身,与天地同域。古者为之,万神自得,欲知其效,瑞应自至,凶祸自伏。帝王以治,不用筋力,能知行此,夷狄自伏,行之不已成真人。故圣人之教,非须鞁揣击而成,因其自然性立教。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是道修古文,人本生时乃名神也,乃与天地分权分体分形分神分精分气分事分业分居。故为三处。一气为天,一气为地,一气为人,余气散备万物。是故尊天重地贵人也。故三皇五帝皆立师,疑者跪问之。故国常治,虽灾厄亦可愈也。

  王者无忧法
  大顺之路,使王者无忧无事致太平。夫天地不大动摇,风雨不横行,百神安其居,天下无灾矣。万物各居其处,则乐无忧矣。何以致之?仁使帝王常乐,道使无愁苦也。若帝王愁苦,即天下不安。夫帝王,天下心也;群臣,股肱也;百姓,手足也。心愁则股肱妄为,手足行运不休止,百姓流荡。是其自然相使也,天亦如是也。天失道,云气乱,地失道,不能藏矣。王者与天相通。夫子乐其父,臣乐其君,地乐于天,天乐于道。然可致太平气,天气且一治,太上皇平且一下。天地和合,帝王且行吾道,何咎之有?道者,天之心,天之首。心首已行,其肢体宁得不来从之哉?

  还神邪自消法
  分别三气所长,还神守身。太阳天气故称神。形者,太阴主祇,包养万物,故精神藏于腹中,故地神称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