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金闕崇福洪恩真君。
  玉闕降福洪恩真君。
  鰲峰始祠
  自晉開運二年乙巳,真君率師入閩駐兵除寇,鄉人立祠於鰲峰。宋太平興國八年癸未,更立祖廟,舊址尚存,即今佛舍前是也。至大明永樂甲辰,共四百七十九年。
  洪恩靈濟祖廟
  宋太平興國八年癸未,檀越方珏始立祖廟,以石為室,諸祠皆本於此,歲時祀禮,方氏主之。至正七年丁亥,方壯猷、方逢午、方嗣翕重建,復立祖廟碑。至永樂三年乙酉,方文照等募緣重建,更坐向子午。至大明永樂甲辰,共四百四十二年。
  演溪社壇
  宋祥符元年戊申,立廟於演溪,分祖廟香火而奉祠焉。至政和七年丁酉,遷于洪恩靈濟宮,遂廢其地,即今稱曰社壇。
  洪恩靈濟宮
  宋政和七年丁酉,因廢演溪,遷立宮於此地,坐向甲庚。鄉之父老,每歲奉神,朝于祖廟,牲醴祀事,示不忘本。至正十三年癸巳,沈建翁等重建立碑。後方渙、方汶等,增廣明堂,更立門表。大明永樂八年庚寅,方文照等,募緣重建。永樂十五年丁酉,勑內臣同方面正官,率領軍夫,增廣地基,從新蓋造,御製碑文。至永樂甲辰,共三百九年。
  旗龍仙祠
  宋宣和七年乙巳,初立壇墠。後祈雨有應,創祠,因號祈雨王。淳熙十一年甲辰,鄉人郭希聖重建。元貞元年乙未,張豐等重修。至大明永樂甲辰,共三百年。
  香火源流
  靈濟香火,遍於一方。當時人物繁盛,隨處立廟,如玉水清江桂宮,岳山玉坂,富山旗龍,新安江尾石舍。蓬山青布之西,南北至於白鹿,合山慈氏福藏,護法迦藍,殿廟雖異,香火皆本於祖宮,其實洪恩真君之一源也。各祠將帥不同,乃立廟時,隨真君所遣。
  徐仙出相傳
  靈濟宮祖祠,廊廢東西,圖像屹然。恒童幼間,聞諸先生言曰:此乃徐二仙靈廟食之事跡,逐節傳文,以紀其實,繫詩于後,以贊其德。初自好善持經,以至陰功濟人,立廟芝嶼,延蔓香火,節節有序。使登斯堂,而一覽數百年之往事如在。今日來者,莫不欽嘆而加敬畏焉。歷年既久,圖像朽昧,恒慮湮沒,是以備錄於書,垂示無窮。復以大明永樂,彰靈顯應,敬天勤民,以繼其後。此亦神之靈德,復興於永樂年。林丘散人黃恒頓首謹書。
  好善修行
  二仙乃徐偃王後,南唐徐溫之子,海州朐山人也。自幼好善,篤志侑行。每遇貧窘,樂而施與。平時服御,不尚華侈。一切遊玩,不貴珍奇。寧甘淡泊,每旦常素食。自是功行日增,成登道岸。詩曰:良因善果世難尋,誰識修行樂道心。丹火燒空堪愛處,昭彰靈貺古如今。
  持經拜斗
  自旦常素食,持念《玉皇經》、寶號、《北斗延生經》。玄科祕典,無不週遍。每夜齋戒沐浴,設香案。惟與弟二人,告天拜斗。期珍兵革,以安生民。雖國政繁劇,不移志願,恒勤經向道,久而愈篤焉。詩曰:向道誰知日日勤,持經拜斗積功勳。修成行滿超三界,仙籍題名萬古存。
  封王鎮國
  唐主授禪晉天福二年丁酉,卦弟知證為江王,知諤為饒王,鎮守金陵,撫輯流亡,控扼二十餘州。民征就寬,軍給以鐃。林蠻洞蜓,守條死要。稚耋嬉遊,連手歌謳,江南之民,舉賴以安焉。詩曰:華萼聯芳立世功,列分茅土受王封。民安國泰謳歌動,守備金陵有盡忠。
  父老迎師
  晉開運之二年乙巳,閩王王氏鬩墻之釁,兵革肆興。玉率查、邊等騎萬人入閩,駐節於峽江之南。道經青布,鄉之父老簞食壺漿,擁道以迎。鄉閩咸賴,民皆按堵。秋毫無患,以遂其生焉。詩曰:惟玉駐節峽江南,父老祗迎賴以安。鷄犬不驚人按堵,秋毫無患吏民歡。
  駐兵除寇
  父老迎師怨於王曰:適有精兵數百,隱匿於鰲峰之巔,夸慢凶驕,將次為亂。王師今下至閭井,朋鄰深被擾害,弗能安生。王遂憫之,迺引師南向,挫其峰,殲厥巨魁,不戰而收,民皆安堵。詩曰:鰲峰賊寇實堪驚,顛覆朋鄰苦不寧。一駐精兵清掃蕩,萬民生業得經營。
  立祠祝壽
  賊寇既平,師還。父老攀慕顧戀,不忍釋去。遂剪茅為屋,於鰲峰龍湫之北,圖像奉祀,晨香夕燈,以祝王壽。王心惻然,與衆盟曰:予明年當棄世,而寄於此矣。祠之舊址,即今佛舍前是也。詩曰:感佩深恩自有餘,鰲峰潭北立生祠。于時就與鄉民誓,異日當為血食居。
  授都水使
  二王居世,篤志脩行。功成行滿,道妙德玄。上達天曹,名揚斗府,是年脫化於鉤伍間。以平時拜斗,兄弟聯名,並得斗中都冰二使者。出入天宮,
  左執青節,右仗黃鉞,侍立帝前,默佑下民。詩曰:斗府延生秘不傳,仙人道妙得真詮。初為都水天門使,出入瓊宮侍帝前。
  靈寶說經
  侑真得道詣五明宮中,參靈寶天尊,長跪而進言:夙生慶幸,得預天下。下觀慾界,多作惡業,全無慚愧,不知解悟,作何因緣,何以救度,願垂憐憫。天尊遂說經偈:能自修持,常居吉慶焉。詩曰:玄門立教自垂科,親授玄文得不訛。惟有二仙歸妙道,五明宮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