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不濟。見若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見溫季子,季子曰:誰之不如,可以求之。見張老而語之,張老曰:善矣。從樂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韓子之戒,可以成物備矣。志在子。若無三郃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知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錄曰;愚觀晉諸大夫之言,乃知當時之尚禮也。夫冠者,禮之始也。蚓文子幼而無父,弱而未立,所以責其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尤與其他不同,而驕侈縱決,勢所叉至。諸君子既能為之請,以復其爵邑,可謂協恭之義矣。苟責善之言不聞,忠順之行未備,何以媲美於先子哉。有樂范獻子電勉於前,有成季張老申重於後,佳哉。禮之範乎。文子之有立,非偶然矣。
  《春秋》:閔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締于莊公。僖公八年秋七月,締于太廟,用致夫人。
  錄曰:此春秋第一義也。夫三代之治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禮,非自天造也,非自地出也,綠乎人情而已。締者,從乎、帝者也。吉締于莊公,其義何居;用致夫人,其禮安在。所謂奚取於三家之堂,夫子之所貶深矣。哀姜借亂從談,以尊祀其夫,然後僖公背義狗情,以崇致其母,君臣不以為非,舉國莫知其是。故夫子他日又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斯言所由以發,寧獨為季氏之八佾哉。讀者鈴合而觀,然後知聖心所存之深意。而胡傳以致生者為義,蓋不察于此也。
  《儀禮經傳》:孔子侍坐於哀公。公曰:寡人願有言。孔子曰: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脩此三者,則大化愾乎天下矣。
  錄曰:此一節言父敬其子之禮,以下子敬其父之禮。
  公曰:敢問何謂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君子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若是,則可謂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公曰:敢問何謂成親。孔子對曰:君子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謂之君子之子,則是成其親為君子也。是為成其親之名也已。公曰: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夫其行已不過乎物,謂之成身。不過乎物,合天道也。公曰: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也,如曰月束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人,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公曰:寡人意愚,冥煩,子志之心也。孔子蹴然辟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此謂孝子成身。公曰:寡人既聞此言也,無如後罪何。孔子對曰:君之及此言,是臣之福也。
  錄曰:此極言其禮之至也。夫鷂初嗚,咸盥漱者,几民之行也。成身成名者,君子之事也。推而至於天道不已,至誠無息。蓋父子之道,天道也。天以至善加於父,而後及於其子。是父子之性,即天性也。君子盡性與天地參,則盡父之道。盡父之道,天道不外是矣。是真能事親如事天,事天如事親,二者一而二,二而一也。故既曰孝子,又曰仁人,如是而後為父子之禮之至。而倡履著茶,應唯敬對,非所論矣。又曰:《中庸》論天道不已,文王純於天道,亦不已。又曰: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其說皆本孔子對哀公之言而然。此聖神功化之極,至德淵微之妙。宜乎哀公愚冥而自失,聞言而勿罪也。可嘆哉。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錄曰:愚觀成周之制,而有以窺見無違之旨也。夫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曰三,武王率而行之,不敢有加,此生事之禮也。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此死葬之禮也。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此祭之禮也。及其衰也,大夫用禮樂,陪臣執國命,而生事不以禮矣。視桓楹而設撥,歌雍詩以徹撰,而葬祭不以禮矣。然豈下而遷之,故其言如此。又曰:其令天下吏民,今到出臨三日,皆釋服自當給喪事。服臨者,皆無胱經帶,毋過三寸,毋布車及兵器,毋發哭臨官殿中。嗚呼。此久以薄為其道之說,而不知父母之喪,自始至終哀傷慘怛,出於自然,非有所矯得造作而為之者。帝既深明於彼,未見於此。加以景帝天資近薄,而竇后亦好黃老言,由上至下,由君至臣,皆以其說為,至當不易之道,萬世難變之法。於是斷然行之,人帷不審其故,徒歸罪於景帝,不知當時景帝於心無所不安,設有孟子者出於其時,與之深論性善之本原,而後及於三年之喪,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之論,則雖有遺詔在上,景帝亦鈴有所不安於心,萬一或能改之。嗚呼。是安可及哉。故愚備錄之,以見聖賢之與異端關乎世道之切。
  漢河問惠王,獻王之曾孫也。兩京藩臣多驕放其名德者,唯獻王而惠王能脩。獻王之行母薨,喪服盡禮。一及帝下詔書褒揚之,曰:河問王良喪大后,服終三年,以為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