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事希夷先生,多得微旨。久之,遊天台赤城,結廬十餘載,修行精練,以內事形于歌詠,成百首,曰:《還元篇》。夏英公入山見之,得其詩歸輦下。王冀公執政,英公以《還元篇》獻之,未幾以聞。真宗問以長久之策,無夢曰:臣野人,但於山中誦《老子》、《周易》而已,其他不知也。上令講《易》,即講謙卦。上曰:獨說謙何也?無夢曰:方大有之時,宜守以謙。上喜其說,除著作佐郎不受。一日,復召講《還元篇》,賜飲,遣使送金帛,皆不受。復賜處士先生號,亦不受。上因以歌賜行曰:混元為教含醇精,視之無迹聽無聲。唯有達人臻此理,逍遙物外事沉冥。浮雲舒卷絕常勢,流水方圓靡定形。乘興偶然辭澗戶,談真俄爾謁王庭。順風已得聞宗旨,枕石還期適性情。玉帛簪纓非所重,長歌聊復寵歸程。明日遂行有旨,令台州給著佐俸,至山亦不請,其終始清節如此。年九十九,終于金陵。經三日,頂中白氣出,高三尺。有瓊臺詩行於世。碧虛子陳景元,蓋其弟子,得老莊宗旨云。
  劉先生
  劉從善,字順夫,自幼稚好道家學。於建隆觀,試業為道士。天聖初,承旨住景靈宮。上與太后欲受法籙,韶觀妙先生朱自英,於玉清昭應宮建壇,命從善同壇受籙。上嚴於孝享,遣使諭以先帝忌辰,令於神御前咒食。乃編三洞經內咒侷,尋進咒食文。上嘉之,賜全素之號,仍以文頌諸宮觀。咒食之科,自從善始。時延寧宮成詔,撰聖像五藏銘應制者甚眾,唯從善稱旨,以金玉牌刻其文。仁宗不豫,召從善入內奏章,命執政代命。伏章訖,問曰:章達否?曰:已達。時晏駕已數刻,忽復精神明爽,傳宣曰:問葛將軍何神?從善曰:三天門下有神,曰中元葛將軍,主通章之神也。復傳宣,令設位。翌日,聖體遂康,諭左右曰:朕昨夜至天門,有葛將軍云,皇帝未合來,急借馬遣回,遂寤。上解御服,衽席金帛賜之,欲以先生號加錫,固辭。英宗朝丞相韓魏公,復請先生號賜之,又辭。熙寧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沐浴訖,集弟子于前曰:吾俟大風至,即去。須臾,果風作,如說而化。後有客自蜀還京,見先生乘白馬入蜀,祝云:見吾徒,為言之。由是知為尸解矣。嘗撰集齋科,及拜章法,及有歌詩行世。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一竟
  原題宋呂太古集。九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正一部。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之二
  鶴林道士呂太古集
  詞讚篇
  啟堂頌
  學道當勤苦,歛信運丹誠。燒香歸太上,真氣雜烟馨。惟希開大宥,七祖離幽冥。
  焚牒頌
  璿璣星運轉,玉漏響初傳。告牒真官訖,虔誠啟醮筵。忱詞祈肸蠻,發露倍精專。仰望真仙眾,依稀下九天。
  智慧頌
  智慧生戒根,真道戒為主。三寶由是興,高真所崇受。泛此不死舟,倏欻濟大有。當此說戒時,諸天來稽首。
  奉戒頌
  道為無心宗,一切作福田。立功無定主,本願各由人。虛已應眾生,注心莫不均。大聖崇至教,亦由雨降天。高陵靡不周,常卑故成淵。海為百川王,是能舍龍鱗。萬劫保智用,豈但在厥年。奉戒不暫虧,世世善結緣。精思念大乘,會當體道真。
  請師頌
  人各恭敬。
  古儀請師,止是經、籍、度三師,作三翻請,且在正壇禮師存念之先,乃自已傳度三世之師。後人不加考究,誤以三師為天上仙官,故列為五師。今既如是,不可復改,可尊五師中三師,為天上鬱羅翹真人、真定光真人、光妙音真人。此乃天台葛仙公授經時,三師亦以見經教,授傳之祖,不忘所自也。如三清,亦號三師,已在正壇奉事,不可降為五師也。玄中所以主教,當在第一,三師次之,監齋又次之。
  修齋行道,奉請玄中大法師降臨壇所。
  修齋行道,奉請經籍度三師降臨壇所。
  修齋行道,奉請監齋大法師降臨壇所。
  雲輿已降,鶴駕來臨,齋事周圓,還當奉送。
  唱道讚
  道場眾等,人各運心,眾和皈命,三寶一切念。
  華夏讚
  學言學行言。
  三啟頌三首
  樂法以為妻,愛經如珠玉。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淡泊正氣停,蕭然神靜默。天魔並敬護,世世受大福。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天人同其願,縹緲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輪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騰。
  大道洞玄虛,有念無不契。鍊質入仙真,遂成金剛體。超度三界難,地獄五苦解。悉歸太上經,盡念稽首禮。
  玉京步虛詞十首
  稽首禮太上,燒香歸虛無。流明隨我迴,法輪亦三周。玄願四大興,靈慶及王侯。七祖生天堂,煌煌耀景敷。嘯歌觀太漠,天樂適我娛。齊馨無上德,下仙不與儔。妙想朗玄覺,詵詵巡虛遊。
  旋行躡雲綱,乘虛步玄紀。吟詠帝一尊,百關自調理。俯命八海撞,仰携高仙子。諸天散香花,蕭然靈風起。宿願定命根,故致摽高擬。歡樂太上前,萬劫猶未始。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岧岧天寶臺,光明焰流日。煒燁玉林華,蒨集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