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片,二物銅器內炒,至生薑乾為度,為末,都作一服,初夜溫酒下,至二更盡,盡量飲酒;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笙簧,即效。
  《勝金方》:治耳聾,立效。
  以乾地龍,入鹽,貯在葱尾內,為水,點之。
  《千金方》:治耳聾。
  以雄黃、硫黃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
  又方,酒三升,漬牡荊子一升,碎之,浸七日,去滓,任性服盡,三十年聾差。
  又方,以醇酢微火煎附子,削令尖,塞耳,效。
  《外臺秘要》治聾。
  芥子搗碎,以人乳調和,綿裹塞耳,差。
  《楊氏產乳方》:療耳嗚無晝夜。
  烏頭燒作灰、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日再用,效。
  治耳為百蟲雜物所人方第四十八
  葛氏,百蟲入耳。
  以好酒灌之,起行自出。
  又方,閉氣,令人以蘆吹一耳。
  又方,以桃葉塞兩耳,立出。
  蜈蚣入耳。
  以樹葉裹鹽灰令熱,以掩耳,冷復易,立出。
  岫蜓入耳。
  熬胡麻,以葛囊貯,枕之,蟲聞香則自出。
  蟻入耳。
  炙猪脂、香物,安耳孔邊,即自出。
  神效方,岫蜓入耳。
  以牛酪灌滿耳,蛐蜓即出,出當半銷。若入腹中,空腹食好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而出。不盡,更作服,手用神驗無比,此方是近得。
  又方,小雞一隻,去毛足,以油煎令黃,著穿作孔,枕之。
  又方,取蚯蚓內葱葉中,并化為水,滴入耳中,蛐蜓亦化為水矣。
  附方
  《勝金方》:主百蟲入耳不出。
  以雞冠血滴入耳內,即出。
  又,《千金方》:搗韭汁,灌耳中,差。
  又方,治耳中有物不可出。
  以麻繩剪令頭散,傅好膠,著耳中物上枯之,令相著,徐徐引之令出。
  又,《梅師方》:取車釭脂,塗耳孔中,自出。
  《續十全方》:治蟲入耳。
  秦椒末一錢,醋半盞浸良久,少少灌耳,蟲自出。
  《外臺秘要》:《肘後》治蟻入耳。
  燒鯪鯉甲,末,以水調,灌之,即出。
  劉禹錫《傳信方》:治蛐蜓入耳。
  以麻油作煎餅枕卧,須臾岫蜓自出而差。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日,岫蜓入耳,無計可為。半月後,腦中洪洪有聲,腦悶不可徹#4,至以頭自#5擊門柱。奏疾狀危極,因發御藥以療之,無差者,為受苦不念生存,忽有人獻此方乃愈。
  《兵部手集》:治岫蜓入耳。
  小蒜汁理一切蟲入耳,皆同。
  錢相公《篋中方》:治百節岫蜓并蟻入耳。
  以苦醋注之,起行即出。
  《聖惠方》:治飛蛾入耳。
  醬汁灌入耳,即出。又,擊銅器於耳傍。
  《經驗方》:治水入耳。
  以薄荷汁點,立效。
  治卒食噎不下方第四十九
  葛氏方,取少蜜含之,即立下。
  又方,取老牛涎沫,如棗核大,置水中飲之,終身不復患噎也。
  附方
  《外臺秘要》:治噎。
  羚羊角屑一物,多少自在,末之,飲服方寸匕。亦可以角摩噎上,良。
  《食醫心鏡》:治卒食噎。
  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穰,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
  《聖惠方》:治膈氣,咽喉噎塞,飲食不下。用碓觜上細糠,蜜丸彈子大,非時含一丸,嚥津。
  《廣五行記》云:永#6徽中,絳州僧病噎不下食,告弟子:吾死之後,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言終而卒。弟子依言,而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是肉鱗,弟子置器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藍多作澱,有一僧以澱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為水。
  治卒諸雜物經不下方第五十
  食諸魚骨鯁。以魚骨於頭上,立即愈。下云謦咳,即出。
  又方,小嚼薤白,令柔,以繩繫中,持繩端,吞薤到鯁處,引之,鯁當隨出。
  療骨鯁。
  仍取所餘者骨,左右手反覆擲背後,立出。
  雜物鯁方。
  解衣帶,目窺下部,不下即出。又方,好蜜,以匕抄,稍稍嚥之,令下。
  魚骨鯁在喉中,眾法不能去者方。
  取飴糖,丸如雞子黃大,吞之,不去又吞,以漸大作丸,用得效。
  附方
  《斗門方》:治骨鯁。
  用鹿角為末,含津嚥下,妙。
  《外臺秘要》:療鯁。
  取虎骨為末,水服方寸匕。
  又方,螻蛄腦一物,吞。亦治刺不出,傅之,刺即出。
  又方,口稱鸕鷀,則下。
  又,《古今錄驗》:療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鯉魚鱗皮,合燒作屑,以水服之,則出,未出更服。
  《勝金方》:治小兒大人一切骨鯁,或竹木簽刺喉中不下方。
  於臘月中取鱖魚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