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薑一物,漿水煮,令透心,潤濕,取出培乾,搗篩,陳廩米煮粥飲,丸如桐子,一服三五十丸,場使任用,其效如神。
  《食療》:治胃氣虛,風熱不能食。
  生薑汁半雞子殼,生地黃汁少許,蜜一匙頭,和水三合,頓服立差。
  《經驗方》:治脾元氣發歇痛不可忍者。
  吳茱萸一兩,桃仁一兩,和炒,令茱萸焦黑,後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細,葱白三莖,煨熟,以酒浸,溫分二服。
  《經驗後方》:治脾胃進食。
  茴香二兩,生薑四兩,同搗令勻,净器內濕紙蓋一宿,次以銀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黃焦為末,酒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茶酒下。
  《外臺秘要》:治久患氣脹。
  烏牛尿,空心溫服一升,日一服,氣散即止。
  治卒絕粮失食饑憊欲死方第三十五
  粒食者,生人之所資,數日乏絕,便能致命。《本草》有不饑之文,而醫方莫言斯術者,當以其涉在仙奇之境,非庸俗所能遵故也,遂使荒饉之歲,餓尸橫路,良可哀乎。今略載其易為者云,若脫值奔竄在無人之鄉,及墮墜溪谷空井深冢之中,四顧迥絕,無可藉口者,便須飲水服氣。其服法如左。
  閉口以舌料上下齒,取津液而嚥之,一日得三百六十嚥便佳。漸習乃可至千,自然不饑。三五日小疲極,過此便漸輕強。復有食十二時六戊者諸法,恐危逼之地,不能曉方面,及時之早晚,故不論此。若有水者,卒無器,便與左手貯,祝日:丞掾吏之賜,真乏糧,正赤黃,行無過城下,諸醫以自防。畢,三叩齒,右手指三叩左手,如此三遍,便飲之。後復有杯器,貯水尤佳,亦左手執,右手以物扣之如法,日服三升,便不復饑,即差。
  若可得游涉之地周行山澤間者。
  但取松、柏葉,細切,水服二合,日中二三升,便佳。又,掘取白茅根,洗净,切,服之。此三物得行曝燥,石上搗碎服,服者食方寸,辟一日,又有大豆者,取含光明帀熱,以水服,盡此則解。十日,赤小豆亦佳,得熬二豆黃,末,服一二升,辟十日。草中有术,天門冬、麥門冬、黃精、萎蕤、貝母,或生或熟,皆可單食,樹木上自耳,及檀、榆白皮,并可辟饑也。
  若遇荒年穀貴,無以充根,應須藥濟命者。
  取稻米一斗,淘汰之,百蒸百曝,搗。日一餐以水得三十日都止,則可終身不食,日行三百里。
  又方,粳米一斗,酒三升,漬之,出曝之,又漬,酒盡止出,稍食之,渴飲之,辟三十日。足一斛二升,辟周年。
  有守中丸藥法。
  其疏諸米豆者,是人間易得易作,且不乖穀氣,使質力無减耳,恐肉穢之身,忽然專御藥物,或非所堪,若可得頻管則自更。按余所撰穀方中求也。
  附方
  《聖惠方》:絕穀昇仙不食法。取松實搗為膏,酒調下三錢,日三,則不饑,渴飲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輕,日行五百里。
  《野人閑話》云伏虎尊師煉松脂法。
  十斤松脂,五度以水煮過,令苦味盡取,得後每一斤煉了松脂,入四兩茯苓末,每晨水下一刀圭,即終年不食,而後延齡,身輕清爽。
  《抱朴子》云:漢成帝時,獵者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伺其所在,合圍取得,乃是一婦人,問之,言:我是秦之宮人,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饑無所食,洎欲餓死,有一老公教我吃松、柏葉實,初時苦澀,後稍便吃,遂不復饑,冬不寒,夏不熱。此女是秦人,至成帝時,三百餘載也。
  萬仙翁肘後備急方卷四竟
  #1汗:原作『汁』,據萬曆本改。。
  #2豆:原作『五』,據萬曆本改。
  #3密:萬曆本作『蜜』。
  #4陷:原作『』,據萬曆本改。
  #5面:原作『回』,據萬曆本改。
  #6消:原作『丁』,據萬曆本改。
  #7牽:原作『丸』,據萬曆本改。
  #8丸如:原作『九知』,據萬曆本改。
  #9寒:疑當作『塞』。
  #10大:原作『火』,據萬曆本改。
  #11下:原作『百』,據萬曆本政。
  #12俛:原作『倪』,據萬曆本改。
  #13光:萬曆本作『先』。
  #14激:萬曆本作『濃』。
  #15頭:萬曆本作『頓』。
  #16汗:原作『汁』,據《金匱要略方論·黃疸病脉證并治第十五》改。
  #17汁:原作『汗』,據《金匱要略方論·黃疸病脉證并治第十五》改。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卷之五
  治廱疽妬乳諸毒腫方第三十六
  隱居效方:治羊疽瘡有蟲癢。
  附子八分,藜蘆二分,末,傅之,蟲自然出。
  葛氏療奶發,諸廱疽發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壯。
  又方,熬粢粉令黑,雞子白和之,塗縛上以貼廱,小穿練上,作小口泄毒氣,燥易之,神秘。
  又方,釜底上#1搗以雞子中黃和塗之,加少豉,彌良。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