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也。○新校正云:按王氏注《刺熱論》云背俞未詳何處,注此指名風門熱府,注《氣穴論》以大杼為背俞,三注不同者,蓋亦疑之者也。
  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寫胃中之熱也。
  氣街在腹齊下橫骨兩端,鼠既上同身寸之一寸動脈應手,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按氣街諸注不同,具前《水穴》注中。○三里在膝下同身寸之三寸,腑外康兩筋肉分問,足陽明脈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巨虛上康,足陽明與太陽合,在三里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八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巨虛
  下廉,足陽明與少陽合,在上廉下同身寸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三壯也。
  雲門、髁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
  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傍,相去同身寸之六寸,動脈應手,足太陰脈氣所發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同《氣穴》注作手太陰,《刺熱》注亦作手太陰。○舉臂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驗今《中誥孔穴圖經》無髑骨穴,有肩髑穴,在肩端兩骨問,手陽明踏脈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六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委中在足膝後屈處,胭中央約文中動脈,足太陽脈之所入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按今《中誥孔穴圖經》云:腰俞穴一名髓空,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督脈氣所發也,刺可入同身寸之二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新校正云:詳腰俞刺入二寸當作二分,已具前#5《水穴》注中。
  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寫五藏之熱也。
  俞傍五者,謂魄戶、神堂、魂門、意合、志#6室五穴,俠脊兩傍各相去同身寸之三寸,并足太陽脈氣所發也。魄戶在第三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五壯,神堂在第五椎下兩傍,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若灸者可灸五壯。魂門在第九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意舍在第十一椎下兩傍,正坐取之,肄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壯。志室在第十四椎下兩傍,正坐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若灸者可灸三#7壯。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寒氣外凝,陽氣內鬱,勝理堅緻,玄府閉封,緻則氣不宣通,封則濕氣內結,中外相薄,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為熱,汗之而愈,則外凝內鬱之理可知,斯乃新病數日者也。(緻,馳二切。)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五竟
  #1升原作『成』,據顧本改。
  #2雨原作『下』,據顯本改。
  #3始原作『治』;據顧本改。
  #4次原作『刺』,據顯本改。
  #5前原作『蘭』,據顧本改。
  #6志顧本作『五』。
  #7三下『志』字仿此。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三十六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調經論篇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喜向,有餘寫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針經》曰:兩神相薄,合而成形,常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三六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需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勝理發泄,汗出勝理,是謂津。津之滲於空竅,留而不行者,為液也。十六部者,謂手足二,九竅九,五藏五,合為十六部也。三百六十五節者,非謂骨節,是神氣出入之處也。《針經》曰:所謂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皆神氣出入游行之所,非骨節也。言人身所有則多,所舉則少,病生之數,何以論之?
  岐伯曰:皆生於五藏也。
  謂五神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
  言所以病皆生於五藏者何哉?以內藏五神而成形也。
  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
  志意者,通言五神之大几也。骨髓者,通言表裹之成化也。言五神通泰,骨髓化成,身形既立,乃五藏互相為有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五藏二字。
  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隧,潛道也。經脈伏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焉。
  血氣者人之神,邪侵之則血氣不正,血氣不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