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是也。
  皆此法為上,一炁之功也。一法先步一字之綱,主心。
  註:一者,元炁,腦神太一也,入藏主心。
  後聖君謂王君曰:一神入五行,是也。心起一念,便是行法綱紀之理。綱紀既行,感攝百靈,使之無有不成。但以心生口聲,禍福罪善,起念便成。古人尊一,使之不動。坐二,使之不行。投三,使萬兵衛我長生,餘惡不行也。心使萬神,三元為首,六甲為併,能使也。
  註:能用能使者,使之依道,不有損傷人物之事,即為之使,使之有益也,善功之著。使之損者,惡貫之盈,不可妄也。
  能用立通神靈,可以長生。三匝,訖,方始立綱步也。
  老君曰:夫欲使三元將軍,先存太一、天一、心一等神,步太一、心一等綱,配衣即勑,依法存使之,如將使兵也。後聖君曰:心一能存,君告天師使於太一、天一。太一能使收攝百邪,天一能使通達神仙,心一能使
  註:能使者忠直解用,正心修行是也。
  白日昇天。
  註:天師依言,舉家得道。
  步太一法,次步太一綱,先以左行三匝,訖,即立綱也。
  老君曰:夫欲步太一綱,使三將軍令應心口者,常欲使之時,先吞告命三官符三道,後可步此綱,使三將軍唐將軍為首,存使之,捻訣。
  註:訣在左手第三指第二節,欲使之時,可以五色線縛之,即行有驗。
  後聖君告張道陵曰:子欲求長生,須作太一之行。
  註:太一綱也。
  欲得不死,存入天一綱裹。
  註:天一者,正一三五步綱是也,正
  一之法,存神步躡之道也。
  欲便飛仙,心一起,在衆法之前。
  註:心一存,一身之內,起在心也。□ 夫修至道之人,先以心起念在衆一之前,皆心作王,既知心為修行之主,即用心行正法,於太一之前,即得正一之性,與心一俱司天仙也。
  常行心於三,一不失身,得神仙。
  又告東海小童君曰:本命日步心一,上元甲子日步太一,中元甲子日、下元甲子日步正一。往往如此,九年仙道成,三一備矣。又告西山老女生,
  註:一云香女生是也。
  步三元將軍元法,寅時用上元唐將軍為首,午時午後用葛將軍為首,申時向後用周將軍為首。此老女每五日一為之,七年,反老,為少容三十許。十年,道成,年可十八女子形貌也。老君告黃帝
  註:為廣成子時,教帝步上元上部綱也,非中元唐將軍也。上元自有上中下三部,上元上部唐將軍。中部李將軍。下部徐將軍是也。
  曰:三元將軍,統領五德,而出五行。知此之道,可學長生。帝因學之。教帝從上元太一步綱法,起於上元甲子日步。次即中元,是取中元甲子日步。次即下元,取下元甲子日步。上元步太一,中元步正一,下元步心一。上元太一唐將軍,主領天官天曹官吏之事,皆此神將管約之,通於上元上部唐將軍也。修道志人,切欲得知也。中元天一將軍。主領地司,五嶽四讀,北酆都神靈,冥司之任管,通於上元中部李將軍也。修道之人不知,被北冥之記錄。知之常行,存三將軍擊伐,皆以葛將軍為道也。下元心一將軍,主水府,及北方元極大荒之地,四海九江,千江萬瀆,溪源湖濟之靈,悉皆主領管約,用以擊伐收管,皆以周將軍為首也。上以應上元下部徐將軍也。步天一,
  註:天一,是正一盟威法之步也,以綱常以與身勿傷骨。
  亦先左腳前步。步畢,都使三元,得三十六部散,三遍。
  老君曰:欲步正一者,足未起而心存念正一之中,三大將軍吏兵等。畢,以步綱。步綱畢,一即捻訣,作於正法,配衣七斗,或四斗。
  註:俱有圖,在於《流珠》之中也。
  成以左右配衣如法,隨意使用也。老君授黃帝
  註:帝時老君為廣成子,或為無上先生,或堯舜時為務猶子也。
  曰:帝欲求真,去病先求其修身法,守神術,去病
  註:術,今之符籙是也。上古呼籙
  為道術,經文之事。
  符堅體炁運津,能行三者,自得天真,此是修三一之道。後聖君曰:三將者,人身三元之神也。又是人之三魂,能以通神。上神通天,中神通地,下神通水。此三神名曰三將軍,朱衣,赤幘,大冠,手持器仗旌節,或持刀劍,能制鬼賊邪魅,通真。人若知其長存,以步驅使,令取仙道長生,立能救人病差。人知之,令以辟害報人外謀,及相害種種,能知報人也。
  老君曰:奉道之人,有小疾厄者,常存籙三將軍,早朝入左右腎及心中,治身中疾病痛若之處。先呼吸入病痛之處,然後閉炁,隨左右心等將軍,往痛處攻擊,往往如此,五日當自差退,神驗。更加納口閉炁,存使炁隨將軍,往痛疾之處,同攻擊疾病,三日內消差。又忽有惡人時口毒舌者,當取壓口舌符,下書名姓,以式加臨。訖,使三將軍往擊之,此人自伏心休。彼更不相犯,即休,勿苦用心相伐。又相損無益。
  後聖君告天師曰:道生於一,一是心也。記錄道如記食道,自合同心神,便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