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虛同體,內外貞白、自然與道合真矣。是以靜則以養其性,動則以復其命。性命雙修,形神俱妙。此符火還丹之妙訣也。故述頌以證諸:
  身中若遇癸生時,取坎中陽去補離。
  北斗南辰顛倒轉,一時一刻立丹基。
  半升鐺
  擎天拄地半升鐺,龍虎擒來一處烹。
  武鍊十回文火鍊,丹成九轉步蓬瀛。
  半升鐺者,乃土釜之異名也。在人身天地之正中,戊己之宮,神氣之穴,得此者陰陽可以交,性命可以活。呂純陽祖師所謂: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是也。學者不可勉強猜度,須從明師口授,而後可知。古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五行變化圖
  五行者,三才之五靈也。五行變化,其形不可一也,其道一也。是故在天為五星、為五帝,在地為五嶽、為五神,在人為五臟、為五常。歸之一身,五行同焉。散文萬體,五行亦同焉。是以修真之要,運此五氣而已矣。若得全此五氣而不散,混合于太虛之中,結成空炁金胎,謂之靈丹也。苟有昧靈而逐物者,反為五賊也。或曰:何謂五賊?五賊者,眼、耳、鼻、舌、意。若非大根器之人,未常不被此五者而迷其性也。《陰符經》所謂: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佛亦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也。成道之功,所用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則變化自然出五行矣。
  大道心易圖
  天向一中分造化
  人從心上起經綸
  夫心易者,大道之源也。大道生化,無出於河圖五十五之數,故聖人則之。老子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之始,是三五合真也。有名之母,是三五分真也。是故形而上者曰天,形而下者曰地,配兩形而中生者曰人。人與天地配曰三才。三才合道,萬物同一氣而生焉。唯人得天地全秀而生,天付之神,地付之精,中和付之氣,三者備體於一身,渾淪太極者也。周子所謂: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是也。陽動之極而復靜,陰抱腸也。陰靜之極而復動,陽攝陰也。陰陽互索而生五氣,五氣分化而生八卦,八卦循環而成四時,四時運化不已而生萬物。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此大道之常易也。以丹道言之,不過運乎心易,顛倒陰陽,返還神炁而已矣。是故以乾坤為易之門戶,以坎離為日月往來之機,以震兌為春秋卯酉二分。當作丹之時,內則含三五,包固不動;外則以東三之木生南二之火,以西四之金生北一之水。四象各歸其五,然後用虛中戊己一五真土分化,而攝提戊土歸坎位,逼木生火而燻蒸,迫金生水而滚沸。於斯時也,撥動上頭關捩,徐徐抽出坎中之陽,去補離宮之陰,成乾之體,用己土從離位退符,斂五氣回週天三十之數,直至坤宮而止,結成還丹,戊己復位,醉飲刀圭,一性湛然,四炁清朗,仍虛五與十矣。《太極圖》云: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即此理也。張紫陽《悟真篇》曰:三五一都三箇字,古今明者實然稀。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還從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斯言盡矣,學者味之。
  屯暮蒙圖
  夫屯蒙二卦者,聖人假象以明進火退符之謂也。陽從下升乃曰屯,陰從上退乃曰蒙。是屯下震而上坎,震之初九用庚子爻,坎之六四用戊申,爻也。蒙下坎而上艮,坎之初六用戊寅爻,艮之六四用丙戍爻也。其子申寅戍即元亨利貞也。一卦顛倒,即成兩卦,互體互用,動靜相因。六十卦中,卦卦一般。一卦有六爻,兩卦計十二爻,以一年言之而有十二月,以一日言之而有十二時之數,陽進為六,陰退為六。丹家寓言朝屯暮蒙之說,本意不過指此以論吾身火候之分明,啟閉呼吸消息之妙。魏伯陽作《參同契》所謂:屯以子申,蒙用寅戌,六十卦用各自有日,聊陳兩象,未能究悉。《悟真篇》亦曰: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樞。斯言明矣。學者不可以紙上之言,便為了達,須求明師指點,然後知吾身中之卦象也。卦象之說,亦是比喻,是以聖人不得已,假象以誘後之學者爾。一言决破,則天地之道與我無不神符哉。
  週天火候圖 十一
  三十輻
  共一轂
  夫週天火候者,乃乾坤闔闢、陰陽運化之機也。大則天地,小則一身,皆有生成火候之數。《易》云: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是以人之一身,呼則接天根,吸則接地根。一呼一吸,自合天地造化。此呼吸非口鼻之呼吸,乃內運一息之呼吸。是以前代祖師立言設象,誘引後之來者。至如《龍虎經》、《叅同契》、《火記》六百篇,無非發明火候,實欲世人行此道也。故將一年簇在一月,將一月簇在一日,將一日簇在一時,將一時簇在一息。一息之工夫,進陽火,退陰符,奪三千六百之正氣,回七十二候之要津,產一粒黍米之珠,落于黃庭之中,空洞混合,梵炁凝真,結成聖胎,謂之符火還丹也。張紫陽所謂:不刻時中分子午,無爻卦內定乾坤。了真子曰:大藥三般精氣神,天然子母互相親。回風混合歸真體,煅煉工夫日日新。邵子亦曰: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躡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