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者,字奉孝,穎川陽翟人,魏武謀臣,為軍謀祭酒,病亡,年三十八,謚真侯也。
  玄德今為北河侯,與韓遂對統,今屬仙官。仙官又有北河司命禁保侯,亦司三宮中事,乃隸東華官,保命君領之。此則是北河侯,必是相統屬矣。劉備,字玄德,涿郡人,初起義兵,後遂逮蜀稱尊號,三年病亡,年六十三,謚昭烈皇帝。尋于時同為三國之主,魏武、孫策今位任皆高,劉此職雖小,而隸仙官,其優劣或可得相匹也。韓遂,字文紂,某某人,漢末阻兵,構亂西土,建安二十五年魏武伐之,奔金城之內,為其將麴演等所害。遂乃驍雄,而未免寇難,乃得與劉備對仕,殊為不類。兼隸仙官,益復超顯也。
  又有大禁晨二人,如今尚書令,漢光武及孫文臺二人居之。光武劉秀,字文叔,高祖八代孫,起兵討王莽、赤眉,平定天下,即位三十三年病亡,年六十三。孫堅,字文臺,吴郡人,策父也。袁衛表為破魯(虜)將軍,豫州刺史,討董卓,後伐劉表。初平二年,為表將軍黃祖部下人所射亡,年三十七。堅雖忠烈而位微,今與天子同職,亦似韓遂之匹玄德也。
  又有中禁晨,如今之中書令監,有二人,顏懷、楊彪二人居之。懷字思季,彪字文先者。顏懷,字思季,未聰此人。楊彪,字文先,弘農人,漢司空,楊修父也。值董卓傳亂,扶濟獻帝,東西危苦,備經三司,至魏文黃初六年乃亡,年八十四。
  許長史父,今為彈方侯。彈方侯有二人,各司南北。許長史為南彈方侯,劉贊為司馬,鮑勛為北彈方侯,韋遵為司馬,亦各主南北門籥。許領威南兵千人,鮑勛領威北兵千人,大都備門、主收執而已,如今世有羽林監威南威北兵,如道家天丁力士甲卒之例也。二禁晨及南北彈方侯,亦應並是北帝官屬也。受此語時,未必不呼許名,恐是楊自不疏之耳。北帝呪所謂威南、威北,即謂此兵,當是驍勇者也。許氏事具在別篇。劉贊,字正明,會稽長山人,少為部吏,好讀兵書,慷慨有大志,擊黃巾賊傷足,一腳屈,遂自割筋得伸,後為左護軍,與孫峻征淮南,未至病困,為魏將蔣斑所逼被害,年七十。鮑勛,字叔業,鮑宣九世孫,即鮑信子也,清白有高節,漢建安中為中庶子黃門郎,魏文帝御史中丞,數諫諍忤旨,左遷治書執法,後被誅。韋遵,字公藝,吴人,即韋昭之孫也。博學有文才,善書,仕晋成穆之世,為尚書佐民郎,中書黃門侍郎,代王逸少為臨川郡守,以母憂亡,年六十四也。
  孫策為東明公賓友。孫堅長子,字伯符,漢末嗣父領衆,先制江東,乃欲定中國,拜討逆將軍,封吴侯,臨過江輕獵,為仇客所射,瘡發而亡,年二十六,弟權代任,後追鎰長沙桓王。策初從東出,煞道士干吉,後照鏡見之,驚忿叫,故瘡潰而死。尋項羽之英傑,逾於孫遠矣,俱是不得王,而獨不顯出,乃歷世相傳,云為吴興十山王,常居郡廳上,故太守不敢上,上者輒死,亦別為立廟,呼為霸王也。
  真誥卷之十五竟
  #1『少好道』,應作『少道』,人名。
  #2『在』字原誤作『卯』。
  #3『卦』應作『封』。
  #4『公』字當作『功』。
  #5『俱』字原誤作『但』。
  #6『赦』字原誤作『赫』。
  #7『清州』當作『青州』。
  #8『晋成穆公』當指晋成帝、穆帝。
  #9『大州軍』當作『大將軍』。
  #10『火』字當作『考』。
  #11『開封』應作『劉封』。
  真誥卷之十六
  金闕右卿司命蓬萊都水監梁國師貞白真人華陽隱居陶弘景造
  闡幽微第二
  漢高祖為南明公賓友,劉邦字季,沛郡豐人,起自布衣,伐秦平項,創漢之基,即位十二年病亡,年六十二。
  晋宣帝為西明公賓友,司馬懿,字仲達,河內人也,魏世為大將軍、太傳,嘉平三年病亡,年七十二,贈相國,謚宣文侯,晋武受揮,追謚高祖宣皇帝。
  荀或為北明公賓友。荀或,字文若,穎川人,漢武末#1為尚書令,有風儀識鑒。初為魏武謀臣,欲以安漢社稷,被疑,懼服藥自盡,年五十,謚敬侯,追贈太尉。荀之列在賓友,亦如延陵之匹四明,位雖非亞而德望賢矣。
  其中宿運先世有陰德惠救者,乃時有徑補仙官,或入南宮受化,不拘職位也。在世之罪福多少,乃為稱量處分耳。大都行陰德,多恤窮厄,例皆速詣南宮為仙。在世行陰功密德,好道信仙者,既有淺深輕重,故其受報亦不得皆同,有即身地仙不死者,有託形尸解去者,有既終得入洞宮受學者,有先詣朱火官煉形者,有先為地下主者乃進品者,有先經鬼官乃遷化者,有身不得去,功及子孫,令學道乃拔度者,諸如此例,高下數十品,不可以一求之。
  庾元規為北太帝中衛大將軍,取郭長翔為長史,以華飲為司馬,此所謂軍公者也,領鬼兵數千人。辛玄子所說與此大異,恐是受有前後,或能幾被迥換故耳。庾亮,字元規,穎川人,咸和中為征西將軍、江荊豫三州刺史,鎮武昌。咸康六年於鎮病亡,年五十二,贈太尉,謚文康公。未病時,乃獨見陶侃乘輿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