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甲辰:以雍王為皇太子。吐蕃寇邠及奉天。王縉、杜鴻漸代劉晏、李峴為相。
  乙巳:改元永泰。吐蕃大掠畿甸,帝御六軍屯于苑,命九節度以本軍討賊。吐蕃又會回紇寇奉天,僕固懷恩啟之也。郭子儀復以回紇隨白元光討吐蕃于靈武。崔旰以西川亂。
  丙午:改元大曆。周智光以華叛。
  丁未:吐蕃大寇靈武。郭子儀鎮涇陽。
  戊申:吐蕃再寇靈武。
  己酉:裴冕為相。
  庚戌:臧玠以潭州叛#29。
  辛亥
  壬子:回紇掠京城。朱沘節度幽州。
  癸丑:郭子儀大敗吐蕃于靈武。
  甲寅
  乙卯: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擅取洺、衛、磁、相四州。河陽及陝州軍亂。
  丙辰:淄青李正己擅取齊、海、登、萊、沂、密、德、棣、曹、濮、兖、鄆,請命封隴西王。李寶臣封隴西王,李忠臣封西平王,段秀實封張掖王。崔寧破吐蕃。河陽軍亂。
  丁巳:誅宰相元載,并夷其族。貶相王縉括州刺史。楊綰、常兖為相。
  戊午:回紇寇太原。吐蕃寇靈武。
  己未:汴州軍亂,皇太子適監國。帝崩,皇太子適踐位,是謂孝文皇帝#30。葬代宗于元陵。貶相常衮,以崔祐甫為相,郭子儀為尚父。
  庚申:改元建中。朱泚領四鎮節度使。劉文喜以涇亂。冊宣王誦為皇太子,楊炎為相。劉晏貶忠州,尋賜死。
  辛酉:盧杞為相。貶相楊炎崖州司馬。尚父郭子儀卒。淄青李正己卒,其子納自立。梁崇義反,淮西帥李希烈討斬之#31。田悅圍邢州,馬燧救之,田悅敗走。
  壬戌
  癸亥:李希烈陷汝州,執刺史李元平。東都行營節度使哥舒曜討李希烈,兵馬使劉德信及李希烈戰于扈澗,敗績。命涇州姚令言以本軍救東都。兵至,作亂,入長安,立朱泚為帝于含元殿。渾瑊奉帝出居奉天。朱泚兵頓乾陵。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以本軍救奉天,朱泚退保京城。李懷光以本軍叛。李希烈陷襄陽、許鄭及汴州,哥舒曜走洛陽。貶宰相盧杞新州司馬。
  經世之辰二千二百六十一
  甲子:唐孝文皇帝五年,在奉天,改元興元。王武俊格命,李懷光走河中#32,帝移軍梁州。渾瑊及吐蕃敗朱泚于武功,李晟收京師。涇原兵馬使田希鑑殺馮河清以涇州叛。李抱真、王武俊敗朱滔于涇城。淄青李納亦歸款,田希鑑殺姚令言以涇州降。李晨平涇亂,殺朱泚。李希烈將李澄以滑州格命,劉洽、曲環敗李希烈于陳州。盧翰為相。
  乙丑:改元貞元。李希烈陷南陽,渾瑊平李懷光于河中。
  丙寅:劉滋、崔造、齊映、李勉相繼為相#33。陳仙奇殺李希烈以蔡州降,以陳仙奇為蔡州刺史#34。吳少誠又殺陳仙奇以蔡州請命,以吳少誠為蔡州刺史。吐蕃寇涇隴。
  丁卯:張延賞、柳渾、李泌為相。渾瑊會吐蕃于平諒#35,吐蕃竊兵發于會,渾瑊逃歸,馬燧請之謬也。
  戊辰:福建軍亂,邠寧亦軍亂。李晟、馬燧、李泌連相國,徵夏縣處士陽城為諫議大夫。
  己巳:董晉、竇參為相。韋臯破吐蕃于隽州。
  庚午:吐蕃陷北庭。
  辛未
  壬申:襄州軍亂。趙憬、陸贄為相,貶相竇參郴州別駕。吐蕃入寇。
  癸酉:賈耽、盧邁為相。宣武軍亂。
  甲戌:南詔異牟破吐蕃于神川,韋臯破吐蕃于峨和。元誼以田緒叛于洺,黃少卿以邢叛。
  乙亥
  丙子:崔損、趙宗儒為相。
  丁丑:韋臯破吐蕃于隽州。
  戊寅:鄭餘慶為相。栗鍠殺刺史以明州叛。
  己卯汴州軍亂,吳少誠以陳、蔡叛,伐淮西不利。
  庚辰:伐蔡不利,又伐,又不利。徐州軍亂。貶相鄭餘慶郴州司馬,齊抗為相。蔡州吳少誠順命。
  辛巳:韋臯大破吐蕃于雅州。封臯南康郡王。
  壬午
  癸未:高郢為相。吐蕃請和。
  甲申:吐蕃、南詔、日本脩貢。
  乙酉:正月,帝崩,皇太子誦踐位。王叔文、王伍用事,韋執誼、賈耽、鄭珣瑜、高郢、杜佑為相。罷宮市物。貶京兆尹李實通州長史,削民故也。冊廣陵王純為皇太子,罷鄭珣瑜、高郢相,以杜黃裳、袁滋為相。帝不豫,八月,授位于太子,徙居興慶宮。皇太子純踐位,是謂章武皇帝#36。葬德宗于崇陵。貶王伾開州司馬,王叔文渝州司馬,韋執誼崖州司戶。以鄭餘慶、鄭絪為相。
  丙戌:改元元和。太上皇崩于興慶宮。杜佑行冢宰事。葬順宗于豐陵。王士真為相。劉闢以西川叛,高崇文平之。誅王叔文于貶所。
  丁亥:武元衡、李吉甫為相。李錡以潤州叛#37,平之。
  戊子:裴垍為相。
  己丑:冊鄧王寧為皇太子。王承宗以鎮叛。蔡州吳少誠卒,弟少陽繼事。
  庚寅:用權德輿為相。
  辛卯:罷李藩相,用李吉甫、李絳為相。皇太子寧卒。
  壬辰:冊遂王恆為皇太子。魏博軍亂。
  癸巳:振武軍亂。
  經世之巳二千二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