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固不為篤。抱道不行,握寶不用,而自然望頭不白者,亦希聞也。在官無事,夷真內煉,紛錯不穢,其聰明争競不交於心胸者,此道士之在官也。
  《太清中經》云:慎無賣吾以求寶也,慎無傳吾非其人也,慎無閉吾絕其學也□ 。傳吾學者昌,閉塞吾學者,雖獨行之,必遇天殃。傳吾道者,當法則天地、江河、淮海。法則天地者,何等不生?何等不成?法則江河淮海者,何水不流?何川不行?
  《西昇經》云:欲者,凶害之根也;無者,天地之元也。莫知其根,莫識其元,是故聖人去欲入無#29,以輔其身。
  《洞神誡身保命篇》云:黃帝曰:聖人保命之最,莫尚於身心。利害身心,豈過於善惡?善惡所起,本於心。心法不住,攀緣是用。所緣者名曰境界,能緣者名曰之心。故萬品所起,萬過於心。萌於心者,名曰行業。行業所操,名曰善惡。故縱欲為惡,息貪為善。善者能為濟俗出塵之益,惡者必作敗德染穢之資。故聖人知無形而用者,心也;形不自運者,身也。然心不記#30於身,則不能顯班備用;身不藉於心,則亡滅不起。故身心體異而理符,致用萬善而趣一。故能表裏為用,動靜相持。身無獨往,為心所使。心法不靜,惟欲攀緣。身量無涯,納行不息。故心為凡聖之根,身為苦樂之聚。聖人知患生於心,愆必由己,是以清心除患,潔志消愆。凡俗之流,其即不然。肆情縱欲,不知欲出於心;侮慢矜奢,不知慢生於己。惟騁愚暴,不顧其身。故以禍難所階,由之不識危亡,自此日用不知,故聖達愍愚而垂教也。
  雲笈七籤卷之九十二
  #1 眾真語錄:本書卷八十九作『諸真語論』,個別字略有出入。
  #2 凶:卷八十九作『亡』。
  #3 以:此下卷八十九有『有』字。
  #4 得人所不争,則寧矣:卷八十九無。
  #5 牽過於利動惕懼:卷八十九無此句,另作『常於欲事汲汲據,為利動者惕惕懼』。
  #6 天尊:卷八十九無。
  #7 如:卷八十九無。
  #8 能:卷八十九無。
  #9 又:此下六十三行計一千零二個字卷八十九缺。
  #10 之:卷八十九無。
  #11 學:卷八十九無。
  #12 玄:卷八十九作『元』。
  #13 際:此上卷八十九有『之』字。
  #14 矣:卷八十九作『也』。
  #15 三光明冥二卷八十九作『三光永明』。
  #16 照:卷八十九作『昭』。
  #17 知:此下卷八十九有『其』字。
  #18 本:卷八十九作『出』。
  #19 一如:卷八十九作『如一』。
  #20 氣、不:卷八十九無。
  #21 爾:卷八十九無。
  #22 命:卷八十九作『民』。
  #23 狼狼:卷八十九作『狼敵』。
  #24 嫉:叢刊本缺文。
  #25 噭嘅:卷八十九作『噭噭』。
  #26 其大功德:卷八十九作『值其大建功德』。
  #27 言:叢刊本缺文。
  #28 言:卷八十九無。
  #29 去欲入無:卷八十九人生『欲入氣』 。
  #30 記: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同,卷八十九作『託』。
  卷七十一內丹卷九十七部語要
  雲笈七籤卷之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
  神仙可學論
  《洪範》響用五福,其一曰壽。延命至於期頤,皇天猶以為景福之最,况神仙度世永無窮乎!然則長生大慶,無等倫以儔擬,當代之人,忽而不尚,何哉?嘗試論之,中智已下,逮於庶民,與飛走蛸翹同。其自生自死,昧識所不及,聞道則相與笑之。中智已上,為名教所撿,區區於三綱五常不暇,聞道而若存若亡。能挺然竦身,而不使常情汨沒,專以修煉為務者,千萬人中或一人而已。又行之者密,得之者隱,故舉俗罕為其方。悲夫!昔桑矯問於涓子曰:自古有死,復云有仙,如之何?涓子曰:兩有耳。夫言兩有者,為理無不存。理無不存,則神仙可學也。嵇公言:神仙,特受異氣,稟之自然,若#1積學所能致。此未必盡其端矣。有不因修學而致者,稟受異氣也;有必待學而後成者,功業充也;有學而不得者,初勤中惰,誠不終也。三者各有其旨,不可以一貫推之。人生天地之中,殊於眾類,明矣。感則應,激則通。所以耿恭援刀,平陸泉湧;李廣發矢,伏石飲羽。精誠在於斯須,擊猶土石,應若影響,况丹懇久著,真君豈不為之濳運乎?濳運則不死之階立致矣。孰為真君?則太上也。為神明宗極,獨在於窅冥之先,高居紫微之上,陰驚兆庶。《詩》稱上帝臨汝,《書》曰,天監孔明,福善禍淫,不差毫末。而迷悟之子,焉測其源?日用不知,背本向末。故遠於仙道者有七焉,近於仙道亦有七焉。
  當世之士,未能窺妙門,洞幽賾。雷同以泯滅為真實,生成為假幻。但所取者性,所為者形。甘之死地,乃為常理。殊不知乾坤為《易》之韞,乾坤毀則無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