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晨,故位登南極上元之君。此道高妙,非庸夫狹學所可言論。今集其所稟,粗說高上玉帝口言,以標玄虛自然靈文。付上相青童君,掌錄玄宮。經萬劫之後,當授玄記白簡青錄之人。
  釋《洞真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上經》
  玉佩者,九天魂精,九天之名曰晨燈,一名《太上隱玄洞飛寶章》。金璫者,九天魄靈,九天之名曰虹映,一名《上清華蓋陰景之內真》。
  釋《洞玄太極隱注經》
  《太上玉經隱注》曰:上清之高旨,極真之微辭,飛仙之妙經也。《靈寶經》或曰《洞玄》,或云《太上昇玄經》,皆高仙之上品,虛無之至真,大道之幽寶也。《三皇天文》或云《洞神》,或云《洞仙》,或云《太上玉策》,此三洞經符,上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真之首經矣。豈中仙之所聞哉?
  釋《七經》并序
  道學七經。經者,徑也;由也;常也;成也。徑直易行,由之得進,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轉敗為成,經緯相會也。玄、素、黃帝、容成、彭鏗、巫咸、陳赦,習學七經,演述陰陽,生生為先。先仁之志,非但七人。七人迹多,亦號七經。天門玉子,皆傳斯道。外儒失道,不知道為儒本,儒為道末。本末不知,致無長壽之人,遂為淫亂之俗也。至於外儒,五經備有。《詩》首關睢。《禮》貴婚嫁。傳嗣之重,歷代所同;無後之罪,三千莫大;而知男女氣數、陰陽興衰,聞之疑怪,蚩鄙成灾,良可痛念!智者悟之,能歸內道,救理外儒。《詩》、《禮》、《傳》、《易》,至于《尚書》、《禮》、《樂》、《孝經》,斂末崇本。本孝合乎道,習樂同乎德。道德弘深,仁義備舉。禮智恒用,信不暫虧。緣末入本,引外還內,上學之功,於此乎在。
  七經者:一曰仁經。男女婚嫁,恩愛交接,生子種人,永世無絕。
  二曰禮經。既生當長,壯不可恣,夫清婦貞,內外分別。尊卑相敬,和而有節。
  三曰信經。既知禮節,親疏相間。朝野忠直,無相違負。
  四曰義經。既知忠直,有與有取。罰惡賞善,更相成濟。
  五曰智經。既知賞罰,防有枉濫。抑揚通流,除邪入正。
  六曰德經。治邪保正,五德均平。無偏無苦,常樂長存。
  七曰道經。常樂長存,騰泰無上。上德不德,教化立功。功成身退,權變無窮。
  凡人學道,共修七經。經有所明,各有多少。仁經恩多,餘事皆少。少不受稱,多故立名。名為仁經,亦有《禮》、《義》、《信》、《智》、《德》、《道》六同若斯。唯《道》獨多,少行均平,故號大道,一切所宗也。
  雲笈七籤卷之九
  #1 苦:輯要本作『若』,誤。
  #2 盡禮為佞,竭誠為姦:原本作『盡禮佞,謁慶為為奸』,前句奪一『為』字,後句衍一『為』字,今據四庫本、輯要本改正。
  #3 失:原誤作『夫』,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4 忘:當作『志』。四庫本作『志』。
  目  錄
  序
  卷一
  道德部
  道叙道德
  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
  混元
  空洞
  混沌
  混洞
  劫運
  太上老君開天經
  卷三
  道教本始部
  道教序
  道教所起
  道教三洞宗元
  左乙混洞東蒙錄
  靈寶略紀
  三寶雜經出化序
  天尊老君名號歷劫經略
  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
  上清源統經目註序
  靈寶經目序
  上清經述
  三皇經說
  道教相承次第錄
  玄都九真盟科九品傳經錄
  卷五
  經教相承部
  真系
  晉茅山真人楊君
  雷平山真人許君
  仙人臨沮令許君
  宋廬山簡寂陸先生
  齊興世館主孫先生
  梁茅山貞白陶先生
  唐茅山昇真王先生
  中嶽體玄潘先生
  王屋山貞一司馬先生
  茅山玄靜李先生
  卷六
  三洞經教部
  三洞
  三洞品格
  七部
  四輔
  十二部
  三十六部
  卷七
  三洞經教部 本文
  說三元八會六書之法
  雲篆
  八體六書六文
  符字
  八顯
  玉字訣
  皇文帝書
  天書
  龍章
  鳳文
  玉牒金書
  石字
  題素
  玉字
  文生東
  玉籙
  玉篇
  玉札
  丹書墨籙
  玉策
  福連之書
  琅虯瓊文
  白銀之編
  赤書
  火煉真文
  金壺墨汁字
  瓊札
  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