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此: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1 者: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2 本:原誤作『亦』,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13 亦:疑衍,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14 各:原誤作『名』,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15 三:原奪,據四庫本、輯要本補。
  #16 訣:原誤作『設』,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17 僅:原誤作『近』,據四庫本、輯要本改。
  #18 可:四庫本、輯要本均無,疑為衍誤。
  #19 故: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20 並:四庫本、輯要本均作『登』,原本義勝。
  #21 更:四庫本作『便』。
  #22 耳: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3 耳: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4 道士志學:此起至『自宜按之』一百七十五字,四庫本、輯要本均缺。
  #25 外國以月一日為建:此起至『亦當按此可也』兩段計九十八字,四庫本、輯要本均缺。
  #26 二十七過:四庫本、輯要本均作『二七過』,按文例,疑衍『十』字。
  #27 月取一除日爾:四庫本無,另作『乃止』。
  #28 『每至開日夜半時』四句:義有不協,疑有舛。四庫本作『每至開日夜半時,起,叩齒三十六通,存想泥丸氣達之結令通』 。
  #29 也: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0 也: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1 則: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2 使: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3 思: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作『使』。
  #34 諭: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作『論』。
  #35 而已: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6 接:疑為『按』之誤。
  #37 道: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8 遺之: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39 大不可耳: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雲笈七籤卷之五十
  祕要訣法三一
  三一九宮法
  夫三一者,乃一身之靈宗,百神之命根,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是以胃池體方以受物,腦宮員虛而適真。萬毛植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混同太玄,故名曰泥丸。泥丸者,形軀之上,神所居也。兆唯知吞炁咽津,鳴齒納液,不知此所因者,乃泥丸之末流,腦家之邊枝爾。
  今將告子三一之訣,上真之妙法也,閉口奉修,慎勿宣傳,負違盟誓,身沒鬼宮,考延七祖,長閉河源。兩眉間却入一寸,為明堂宮;卻入二寸,為洞房;却入三寸,為丹田;丹田直上辟方一寸,為玄丹腦精泥丸魂宮也。
  明堂宮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官,中有明鏡神君。明童真君,諱玄陽,字少青;明女真官,諱微陰,字少元;明鏡神君,諱招精,字四明。此三君共治明堂宮,並著綠錦衣,腰錦裙,帶四玉鈴,口銜玉鏡,鏡鈴並如赤玉也,頭如嬰兒形,亦如之對坐俱向外面,或相向也。此明堂之道也。若道士恐畏,存三神使嗚玉鈴,聲聞太極,使口吐玉鏡,赤光令萬丈。存之俱畢,因三呼三君名字,叩齒九通,則千妖伏息,萬鬼滅形也。若道士飢渴,亦存三君,並口吐赤炁使灌己口中,因吸而咽之,須臾而飽也。若道士夜行,暗不見路,又存三君,使口出火光照前,須臾路自朗明也。若行凶處,厄難之中,有刀兵之地,急存三君,使鳴玉鈴,精而想之,敵人自然心駭意懾,不復生害心也。若道士欲求延年不死,及疾病臨困求救而生者,當正心安寢,存明堂三君,並向外長跪,口吐赤炁,使光貫我身,令帀我口傍,咽赤炁無數,當閉目微咽之也。須臾,赤炁繞身,都變成火,火因燒身,與火共作一體,內外洞光,良久乃止#1,名曰日月鍊形,死而更生者也。又暮卧常當為之,則必長生不死也。又數存咽赤炁,使人顏色返少,色如童女,此不死之道,明堂之要訣,畢也。旦起皆咽唾三十過,以手拭面摩目以為常,存唾色作赤津液。
  洞房中有三真,左為無英公子,右為白元君,中為黃老君,三人共治洞房中,此為飛真之道,別自有經,事在《金華經》中。
  丹田宮有上元真一帝君、帝君之卿合三人,共治丹田宮,守三元真一之道是也。此真地之要路,控乘龍車之經也。天真多官位,樂欲為地真人,地真人隱遁於官位,不勞損於朝宴,故從容任適,隨時而遊,坐七輿以造步四炁也。至於天真,雖差階小異,俱一真矣。地真人亦各安其所之,不願為雲中官也。
  流珠宮有泥丸太一真人,在丹田後却入一寸為流珠宮,流珠真神自別有經,司命之所行也,其道妙大#2,發誓用珠帛結盟,乃能付之。此經三百年一傳,滿五授止,不得復出。此太極公卿司命之道也。
  玄丹宮在丹田之上,正方一寸,紫房綠室、朱煙滿內,其中有泥丸太一真君,治玄丹之宮。太一真君,貌如嬰兒始生之狀,坐在金床玉帳之中;著紫繡錦衣,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