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二老授符籍,而言於帝君曰:某甲生錄已定,長存世上,帝符五行,上記太素宮。於是二老命二正一仙人仲成子、曲文子,賫某甲命籍、五符,上詣玉清、太素、太上、三元、上清、高玄諸君,九天宮宣令:帝度某甲生籍,使得神仙,號曰真賢。二老有命,皆使記焉。於是二人賫兆符籍,宣於九天,良久#27,都畢。又存司命、太一分形,各#28為一人,共遊行太清,檢御一體、百神上下既匝,各還其宮。名此為百神混合本命帝君大變之道。五帝定錄之時,二老定生之會也。
  雲笈七籤卷之四十三
  #1 存:此上叢刊本、四庫本均有『其』字。
  #2 特:原誤作『持』,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3 謂:原誤作『課』,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4 儀: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之盛』二字。
  #5 回:四庫本作『同』,義勝原本。
  #6 存: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7 名: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各』。
  #8 不二: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9 愛:原誤作『受』,據叢刊本改。
  #10 還:叢刊本、四庫本作『决』,義勝原本。
  #11 『學未昇玄』至『成真則速矣』:此注文叢刊本、四庫本作正文。
  #12 齋:原誤作『齊』,據正文改。
  #13 中:此下疑奪『往復』二字。
  #14 師思:叢刊本、四庫本作『思師』,義勝原本。
  #15 宮:叢刊本、四庫本作『君』,義勝原本。
  #16 君:此下疑奪『姓』字。
  #17 太:原誤作『大』,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18 君:此下疑奪『姓』字。
  #19 牢:原誤作『罕』,據前例改。
  #20 中:此下叢刊本、四庫本缺八個字。
  #21 兆:原誤作『非』,據諸本改。
  #22 戌:叢刊本作『戊』。
  #23 向:原誤作『尚』,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24 醴:原誤作『體』,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25 牢:原誤作『罕』,據前例改。
  #26 出:按文義,疑為『生』之誤。
  #27 久:原誤作『人』,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28 各:叢刊本、四庫本作『合』,原本義勝。
  雲笈七籤卷之四十四
  存思
  太一帝君太丹隱書一名《太一別訣》
  夫學道而無太一,猶視瞻之無兩眼;存念而無太一,猶胸腹之失五臟;御神而無太一,猶起行之無四支;立身而無太一,猶尸彊而無氣矣。是為此經,開通萬神,生成魂津,千塗百徑,太一而立人焉。若學無師者,徒自煩勞也。今別復撰此經之波流,鈔出其外際,未陳幽妙,靡該秘唱者,名為太一別訣。
  如有可尋,以悟始涉未,令頓開深源者也,自使別訣微行,於學者涉麤跡以自覺焉。至於幽玄內構,合奇萬津,流會真神,混合靈府,煒燦於神景之變,發曜於造化之外,煥如圓曜,寂如太無,鬱起而空洞結雲,凝思而千年繼夜,可謂微乎深哉!太一之變也,皆理竭於此經,事悉於洞玄者矣。
  夫人者,受生於天魂,結成於元靈,轉輪九氣,挺命太一,開關三道,積神幽宮,所以玄液七纏,流津敷澤,日月映其六虛,口目運其神器,雲行雨施,德擬天地。胞胎內一,五因來具,立人之道,其如此也。故五因者,是五神也;故三道,是三真也;夫五神,天之魂也;三真,天之道也;九氣,天之胎;太一,天之源;日月,天之眼;玄液,天之潤;六虛,天之光;幽宮,天之府;神器,天之化;元靈,帝之變。凡此言九氣者,乃混合帝君之變,變而化九,是謂九官,九宮混變而同一矣。兆欲修己求生,當從所生之宗,所生之宗,謂元父、玄母也。元父主氣,化理帝先;玄母主精,變結胞胎。精氣相成,如陰陽相生,雲行雨施,兆已道合。無名數起三五,兆始察形七九,既匝兆體乃成和合,三五七九,洞冥象帝之先,當須帝營天皇之功,九變為靈,功成人體,體與神并,神去則死,神守則生。是以三元為道之始;帝君為道之跟;太一為道之變;九天為道之神;九宮為道之宅;玄液為道之津。修之三年,可以照鏡三田以致神仙。朝適六合,夕守泥丸,堅執胎精,使心常勤。後學之子,須此為緣。見是經者,始可與言,九氣陶注,太一運神矣。既得為人,人亦象矣。自無太一靈簡,三元金名,司命隱符,五老紫籍,雖受天氣而生,皆不得聞見至道矣。子無又玄宮紫札,上皇寶名、太一玉籙、東華隱圖、三元銘神、大帝參魂者,雖受天之性,既得暫聞至道矣,亦不能修為,為不能久,久而不固,固而不專,專而不能洞也。適可隱存五嶽,登行常生之塗耳,不得八景超霄,浮煙控暉,飛騰虛羽,踴躍太無矣。子又無#1瓊臺羽札、流雲五校、太一金閣、五皇隱籙、後聖七符、空山石函、丹臺素章、玄皇玉行、天母胞圖、太上圓名、保真秀景、光練神驅之錄者,皆不得見《洞真玄經》,睹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