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子金丹大要
  經名:上陽子金丹大要。元陳致虛撰。十六卷#1。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
  目錄
  序
  卷一 虛無
  〔自序〕
  卷二 虛無
  道德經
  道可道章解
  卷三 上藥
  精氣神說上
  卷四 上藥
  精氣神說下
  卷五 妙用
  金丹妙用章
  藥物妙用章
  鼎器妙用章
  採取妙用章
  卷六 妙用
  真土妙用章
  火候妙用章
  神化妙用章
  卷七 須知
  運火行符須知
  朔望弦晦須知
  防危護失須知
  卯酉刑德須知
  沐浴心慮須知
  生殺爻銖須知
  卷八 須知
  脫胎換鼎須知
  續須知七事
  卷九 積功
  金丹詩
  判惑歌
  詠劍五首
  醒眼詩五十首
  卷十 積功
  道德經轉語
  卷十一 累行
  與至陽子田至齋
  與初陽子王冰田
  與一陽子潘太初
  與九宮碧陽子車蘭谷
  卷十二 累行
  與宗子明素蟾
  與玄陽子歐陽玉淵
  與復陽子歐陽玉田金陽子周草窗
  與心陽子余觀古
  卷十三 發真
  生死事大
  聖人之德
  天地之大
  道本陰陽
  金液還丹
  仙佛長生
  道非言顯
  卷十四 發真
  脫胎去留
  三教一家
  世人皆得
  觀水得道
  見性成佛
  卷十五 越格
  與王祥翁
  普說
  卷十六 超宗
  見性成佛
  #1案據本書卷一作者自叙,《金丹大要》原本十卷。明《道藏》本拆分為《金丹大要》十六卷、《金丹大要圖》一卷《金丹大要列仙誌》一卷人《金丹大要仙派》一卷。另有單行本《修煉須知》一卷。
  又本書中『匡』字均缺筆,避宋諱。疑其初刻本出於宋末遺民之手。
  上陽子金丹大要序
  伊川先生云:天下有大難事者三;一曰為國而至於祈天永命;二曰為學而至於聖人;三曰修身而至於神仙。斯確論也。天琮幼始知學,長而從玄,慨然信長生之道,可學而致。乃希高志,參玄訪微,刮垢磨光,斂華就實,擬向孤峰絕頂,把茅蓋頭,侣洪崖,友赤松,抱雞子之中黃,養蟾光之明素,庶幾萬一,克償素願也。豈謂天不愛道,善啟其衷。乙亥夏五,際遇我師紫霄絳宮上腸真人於方壺天中,解襟傾蓋,歡如平生,淪茗焚香,共談丹道,機緘微露,針芥相投,時以去就,匆匆莫究衷蘊。既而贍候紫氣,追隨黃鶴,至交泰別館,叩首上請,懇款再三,然後歃丹盟天,披青誓地,眾真監度,盡授所祕。初則迅雷貫耳,驚駭異常;次則瘴霧中心,昧惑尤甚,乃至竟夕不寐,繼日弗寧,既未敢誚其非,亦未肯信其是,反覆細繹,周悉搜羅,感神明之告人,忽心靈而自悟,於是掀翻迷網,打破疑團。比沈痾之頓甦,猶大夢之驚意,通身是汗,瞽目開明。遂將生平記誦丹經,如《叅同契》、《悟真篇》等書,叅訂而印證之,則言言句句,若合符節,千變萬化,總歸一貫。而今而後,宇宙在乎手,造化備吾身,可以大休歇,可以大自在,觀玄珠之有象,鍊金液以成丹,白日登晨,清都進秩,皆分內事也。回視半生學問,猶管窺天,蠡測海,其大小淺深,固已懸絕。亦猶炊沙作飯,攪水為膏,欲求充飢繼明,不可得也。吁,金丹之學,近代自紫清白真人返珮帝鄉,世無真師,傳多失實。談性者,非流於狂蕩,則滯於空寂。論命者,非執於有作,則失於無為。根器高而利者,不遇師傳,惟祗求之方冊,自證自是,自滿自足。自謂一聞百會,眼空四海,已與鍾呂並駕,寧肯謙抑而師問哉。根器劣而鈍者,求之盲師,一知半見,自喜自幸,自執自守。自謂休心歇妄,枯坐無為,即道在其中矣,奚暇多事而更叩人哉。是非海闊,人我山高,毒藥入心,鯨墨透骨。世無拔山竭海之力,又無補鯨去毒之方,莫之能救,可勝歎哉!我師上陽真人,駕拯溺之慈航,仗斬邪之慧劍,紹隆丹陽正傳之脈,發泄青城至祕之文,明前代所未明,說古人所未說,推赤心於人腹,垂青眼於學徒。所著《金丹大要》十卷,條理敷暢,斗拱星羅,詞意昭明,金聲玉振,體堂堂說透骨髓,血滴滴吐出肺肝。恨不與法界眾生,盡皆作大羅眷屬,其慈仁忠厚,盛德之至乃如此。僕懼學徒不察真師之用心,將聖諦玄章,作泛常看過,非徒無益而生惑,或乃興謗而自弃,因述己所遇而為之序。貴以拯拔沉迷,剖鑿聾瞽,庶幾摽指見月,發瓿知天,是亦一助也。金丹之妙,在乎三大要。一曰鼎器,二曰藥物,三曰火候。然鼎器有陰陽,藥物有內外,火候有時節,三者實為金丹之樞要。知此則到家有期,可罷問程矣。所冀頭頭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