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逐惡沉幽境,歸真潛大羅。
  又
  降心知罪福,縱性屬邪魔。上士塵情少,愚人嗜慾多。
  又
  好辯機關惡,無爭滋味長。欺謾成地獄。平等是天堂。
  又
  有欲般般著,無情事事休。明心知道妙,見性悟真修。
  又
  寂寂元無染,迷迷自有情。悟來絕四象,覺後現三清。
  又
  般般心地濁,句句話頭清,得勢欺人重,失時禍不輕。
  又
  澄神知道大,絕慮覺身空。了見元初妙,慧光無不通。
  又
  三田丹寶實,四海自馳名。吾道千年遇,先師萬里行。
  題山水石硯屏
  妙有通神化,虛無含至靈。能知天地始,元氣自分形。
  因魔示衆
  逢魔無動念,臨事易安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又
  天魔難改節,人事易勞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又
  魔深重發志,事淺愈防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又
  因魔成實德,遇境見真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又
  卻魔憑有慧,滅我用無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又
  千魔無濁行,百鍊盡凡心。叮囑門中士,再三惜寸陰。
  五華山寄王子正三絕
  未明三島約,且喜五華春。雖則近人世,幸然已出塵。
  又
  暮年知短景,度日謝長春。訓我離三毒,應當出六塵。
  又
  五華觀不足。四季盡如春。終日翛然坐,卻無一點塵。
  古調詩
  同道友遊大山寺
  山重疊,河灣環,道友邀子上大山。山上雲庵三兩間,坐中無箇不開顏。
  乙未清明過晉祠
  今太原,古太原,今古相參事杳然。唯有晉祠廟前水,湛湛清流不記年。
  食豆粥寄燕京道衆
  苦苣菜軟,慕豆粥薄,二味從來偏愛,一真永得安樂。食罷後,四大沖和;飽足時,六神踴躍。老來得這些受用,把世間事,都盡忘卻。
  語錄
  示門人天真道人
  全真之教,專於性命道德之妙,今之學者,多不參同。予從得道之士丘劉譚馬,三十年間,口傳心受妙語玄言、日用罪福,何啻千萬。雖是達理,真功實行常虧,難以超凡入聖耳。今隴西公出家年深,斯者不期而會,堅求予平昔所得師真之微言,以為己用,兼誨後學。不得已,略書數端耳。
  夫道者本不遠人,奈人自遠之耳。人知道釋性命為一者多矣,差別者亦多矣。不知行持本有妙性,都無眷處,慧命相資,助一性真定,入大無礙法門,混而為真一,永超生滅,得靈通自在,目前有驗,是為妙道也。如學人堅固行持,未至於了達,乃宿功有闕也。至如一志盡死不墮者,再出頭便是通達之人,聖賢不肯放過,輕提挈則心地便開通,道不為難矣。師言:要明萬法,又要不著萬法。既不著萬法,是諸法空相也。著法者,是執指也,不著法者,知指處也。既知指處,是謂諸法皆空也。以此明白,便是箇無拘自在,希言保命之人。更加物上施為能轉換,決斷慷慨,不染不著,內外融通,積功累行。朝夕於是,至如便不飛昇,做得箇超羣拔俗,有見識好漢,遇觸處無心。假使聰明快言語底人,道他不著,難為指點也。欲要前程,未死之間不可虛度時光,寸陰可惜。既為學道之人,須要參到箇實際處。於師友教誨不可日闕,雖自己通明,亦當切磋行持,以至於見效耳。以此方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今略書數事,皆得道之人微言教誨於予。伏願同志者共行,超於彼岸耳。
  直言
  示重陽宮祐德觀道衆
  祖庭因緣,非小補耳,不同他處。此乃是上天容許衆聖闡化,教門基業之地。既在門下者,重興修建,須憑真實行,用志誠心,遇魔阻不生退怠。一志積功累行,方可消得此箇地面。道人會意,積功一分,比他處十倍,如作業亦然。若功業大,則非要我知,惟望眾聖知之。如動得眾聖真差遣我前去,親自點勘,汝等勞心請求,望我前去。若積功者少,造罪者多,一朝禍至,非小事也。今者人迴以真實之語,布告重陽宮祐德觀道衆,各令通知耳。伏望有志道人,再三詳審前件語言,於汝等深有利益。汝等休疑惑,便當誠心下手,不可遲慢。眾真必無虛負汝處。
  七言絕句
  重陽將近,袁真人會五華觀,詩贈之。
  五華雖則三春秀,莫比閑遊九月來。
  萬木斒斕山似錦,羣仙聚會小蓬萊。
  寄段真卿諸公
  萬朵金蓮同結實,五華秋暮正當時。
  氫陽嘉會人難遇,報與雲朋早要知。
  答王子正
  休心何必更休書,見盡情忘復太初。
  觀透經中無礙處,自然心地便清虛。
  葆光集上竟
  葆光集中
  清和真人尹志平撰
  詞
  西江月二十五
  首秋陽觀作
  我愛秋陽地僻,松巖來往人稀。不勞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