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宋刻本作『十葉』。
  #2 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3水:影宋刻本作『酒』。
  #4 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5出:影宋刻本『出』上有『汁』字。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二十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七竅病方
  喉病第七 證方針灸法
  小續命湯加杏仁一兩,治卒喉痹不得語。方見第八卷中。
  烏翣膏,喉嚨者,脾胃之候。若臟熱,喉則腫塞,神氣不通,服之方:
  生烏翣十兩 升麻三兩 羚羊角 通草 芍藥各二兩 薔薇根切,一升 生地黃切,五合 猪脂二斤 艾葉六銖,生者尤佳
  右九味,□咀,綿裹,苦酒一升,淹浸一宿,內猪脂中,微火煎,取苦酒盡,膏不鳴為度,去滓。薄綿裹膏似大杏仁,內喉中,細細吞之。
  治喉腫痛,風毒衝心胸方:
  豉一升半 犀角 射干 杏仁 甘草各二兩 芍藥三兩 梔子七枚 升麻四兩 羚羊角一兩半
  右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豉煮一沸。分三服。
  治喉腫,胸脅支滿方:
  灸尺澤百壯。
  治風毒、咽水不得下,及瘰痙腫方:
  升麻 芍藥各六兩#1 射干 杏仁 楓香 葛根 麻黃各三兩 甘草二兩
  右八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
  以水服茛菪子末兩錢匕,神良。
  治喉痺方:
  荊瀝稍稍咽之,效。
  又方:
  燒牛角末,酒服之,良。
  又方:
  臘月猪尾燒末,水服之,善。
  又方:
  含鸚屎白。
  又方:
  熬杏仁令黑,含或末服之。
  又方:
  巴豆去皮,針綫穿,咽入牽出。
  又方:
  馬蘭子半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服之。
  又方:
  煮桃皮汁三升,服之。
  又方:
  燒荊汁服之。又水三升煮荊一握,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刺手小指爪文中,出三大豆許血,逐左右刺。皆須慎酒麵毒物。
  治喉痹及毒氣方:
  桔梗二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
  生薑二斤,搗取汁,蜜五合,微火煎相和。服一合,日五。
  又方:
  附子一枚,破作大片,蜜塗,炙令黃。含咽汁,甘盡更塗,炙如前法。
  又方:
  剝大蒜,塞耳鼻,日二易。
  治喉痹卒不得語方:
  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著舌下,漸咽之,良。
  又方:
  煮大豆汁,含之。無豆,用豉亦佳。
  又方:
  以酒五合,和人乳汁半升,分二口伏。
  又方:
  燒炊箅作灰三指撮,水服之。
  又方:
  芥子末,水和傅之,乾則易。
  又方:
  商陸,苦酒熬令濃,熱傅之。
  又方:
  末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
  治喉卒腫不下食方:
  以韭一把,搗熬傅之,冷則易。
  又方:
  含上好醋,口舌有瘡亦佳。
  治懸癰乘熱暴腫長方:
  乾薑、半夏等分,末,以少少著舌上。
  又方:
  盥末,以箸頭張口拄之,日五。
  治懸癰,咽中生息肉,舌腫方:
  日出時向日張口,使婦人用左裾倨拄其頭上,七下瘥。
  又方:
  羊蹄草煮汁,口含之。
  又方:
  盥、豉和塗之,良。
  又方:
  取四五歲小兒尿,合鹽,含之。
  凡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痹,治之之方:
  馬銜一具、水二升#2,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氈中蒼耳三七枚,燒末,水服之。
  又方:
  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之,良。
  又方:
  燒穀奴灰,酒服之,立破。
  母薑酒,咽門者,肝膽之喉。若臟熱,咽門則塞而氣閉;若腑寒,咽門則破而聲嘶,此證宜服之乃效:
  母薑汁二升 酥 牛髓 油各一升 桂心 秦椒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芎藭 獨活各一兩六銖
  右九味,為末,內薑汁中,煎取相淹濡,下髓、酥、油等,令調,微火三上三下煎。平旦溫清酒一升,下二合膏,即細細吞之,日三夜一。
  又方:
  丹參 升麻 雄黃 杏仁 鬼臼 甘草 射干各一兩 麝香半兩
  右八味,為末,以蜜丸如梧子。飲下一丸,加至五丸,日三。酒服亦佳。咽痛,失聲不利,用之良。
  治咽傷,語聲不徹方:
  酒 酥各一升 乾薑二兩半,末 通草 桂心 石菖蒲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