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乳頭上飲之。
  又方:
  韭根汁和猪脂煎,細細服之。
  又方:
  車轂中脂和輪下土,如彈丸,吞之立愈。
  又方:
  米粉、盥等分,炒變色,腹上摩之。
  治小兒癖:
  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
  當歸圓,治小兒胎寒□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方:一名黑丸
  當歸 狼毒各九銖 吳茱萸一作杏仁 蜀椒各半兩 細辛 乾薑 附子各十八銖 巴豆十枚 豉七合
  右九味,搗七種下篩,稱藥末令足,研巴豆如膏,稍稍內末,搗令相得,蜜和,桑杯盛,蒸五升米飯下,出搗一千杵。一月兒服如黍米一丸,日一夜二,不知稍加,以知為度。亦治水癖。
  馬齒礬圓,治小兒胎寒□啼,驚癇腹脹,不嗜食,大便青黃,內冷,或有實不可吐下方:
  馬齒礬一斤,燒半日,以棗膏和。大人服如梧子二丸,日三;小兒以意減之,以腹內溫為度,有實實去,神妙。
  治小兒忽患腹痛,夭矯汗出,名曰胎寒方:
  煮梨葉濃汁七合,可三四度飲之。
  半夏圓,治小兒暴腹滿欲死方:
  半夏隨多少,微火炮之,搗末。酒和服如粟米粒大五丸,日三,立愈。
  治小兒霍亂吐痢方:
  人參一兩 厚朴 甘草各半兩 白术十八銖
  右四味,□咀,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半升。六十日兒服一合,百日兒分三服,期歲分二服,中間隔乳服之。乳母忌生冷、油膩等。一方加乾薑一分,或加生薑三分。
  藿香湯,治毒氣吐下,腹脹,逆害乳哺方:
  藿香一兩 生薑三兩 青竹茹 甘草各半兩
  右四味,□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每服一合,日三。有熱加升麻半兩。
  治孩子霍亂,已用立驗方:
  人參蘆籜各半兩 扁豆藤二兩倉米一撮
  右四味,□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溫服。
  又方:
  人參一兩 木瓜一枚 倉米一撮
  右三味,□咀,以水煮,分服,以意量之,立效。
  治小兒霍亂方:
  研尿滓,乳上服之。
  又方:
  牛涎灌口中一合。
  治少小吐痢方:
  亂髮半兩,燒灰 鹿角六銖
  右二味,為末,米汁服一刀圭,日三服。
  又方:
  熱牛屎含之。一作牛膝。
  又方:
  燒特豬屎,水解取汁,少少#9服之。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十二竟
  #1各六銖:影宋刻本『紫菀、杏仁、黃苓、當歸、甘草』各用『半兩』。
  #2各六兩:影宋刻本作『各六銖』。
  #3各二銖:影宋刻本作『各三銖』。
  #4白木:影宋刻本無此二字,共十一味。
  #5冬: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6五銖:影宋刻本作『五合』。
  #7二兩六銖:影宋刻本作『一兩六銖』。
  #8無: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9少:原作『小』據影宋刻本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十三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少小嬰孺方
  癰疽瘟疾第八論 方 灸法
  漏蘆湯,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諸丹毒,瘡痛方:
  漏蘆 連翹《肘後》用白薇 白斂 芒硝《肘後》用芍藥 甘草各六銖 大黃一兩 升麻 枳實 麻黃 黃苓各九銖
  右十味,□咀,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五合分三服。《肘後》治大人,各用二兩,大黃三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其丹毒須針纔去血。《經心錄》無連翹,有知母、芍藥、犀角各等分。
  五香連翹湯,治小兒風熱毒腫,腫色白,或有惡核瘰,附骨癰疽,節解不舉,白丹走竟身中,白疹瘙不已方:
  青木香 熏陸香 雞舌香 沉香 麻黃 黃苓各六銖 大黃二兩 麝香三銖 連翹 海藻 射干 升麻 枳實各半兩 竹瀝三合
  右十四味,□咀,以水四升,煮藥減半,內竹瀝,煮取一升二合。兒生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二百日至期歲,一服五合。一方不用麻黃。
  連翹圓,治小兒無故寒熱,強健如故,而身體頸項結瘰,及心腹脅背裹有堅核不痛,名為結風氣腫方:
  連翹 桑白皮 白頭翁 牡丹 防風 黃檗 桂心 香豉 獨活 秦艽各一兩 海藻半兩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如小豆。三歲兒飲服五丸,加至十丸,五歲已上者,以意加之。
  洽丹毒,大赤腫,身壯熱,百治#1不折方:
  寒水石十六銖 石膏十三銖 藍青十二銖。冬#2用乾者 犀角 柴胡 杏仁各八銖 知母十銖 甘草五銖 羚羊角六銖 芍藥 黃苓各七銖 梔子十一銖 竹瀝一升 生葛汁四合,澄清 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