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方:
  單服牛尿大良。凡病水,服無不瘥,服法先從少起,得下為度。
  又方:
  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隨年壯。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麻黃煎,治風水,通身腫欲裂,利小便方:
  麻黃 茯苓 澤瀉各四兩 防風 澤漆 白朮各五兩 杏仁 大戟 清酒各一升 黃耆 豬苓各三兩 獨活八兩 大豆二升,水七升,煮取一升
  右十三味,□咀,以豆汁、酒及水一斗合煮,取六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小便極利為度。
  大豆湯#24,治風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方:
  大豆 杏仁 清酒各一升 麻黃 木防己 防風 豬苓各四兩 澤瀉 黃耆 烏頭各三兩 生薑七兩 半夏六兩 茯苓 白朮各五兩 甘遂 甘草各二兩
  右十六味,□咀,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內藥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無不快利,萬不失一。《深師方》無豬苓、澤瀉、烏頭、半夏、甘遂。
  治風水腫方:
  大豆三升 茯苓 白朮 防風 橘皮 半夏 生薑各五兩 鱉甲 當歸 防己 麻黃 豬苓各三兩 大戟一兩 葵子一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內前藥
  右十五味,□咀,內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麻子湯,治遍身流腫方:
  麻子五升 赤小豆三升 當陸一斤 防風三兩 附子一兩
  右五味,□咀,先搗麻子令熟,以水三斗煮麻子,取一斗三升,去滓,內藥及豆,煮取四升,去滓,食豆飲汁。
  大豆煎,治男子、女人新久腫,得暴惡風入腹,婦人新產上圊,風入臟,腹中如馬鞭者,噓吸短氣咳嗽方:
  右用大豆一斗,凈擇,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內釜中,以一斗半美酒內中更煎,取九升,宿勿食,平旦服三升,溫覆取汗,兩食頃當下,去風氣腫退,慎風冷,十日平復。除日合服佳,苦急不可待,逐急合服。腫不盡退,加之,腫瘥更服三升。若十分瘥,勿服。病中亦可任性飲之,使酒氣相接。《肘後》云:腫瘥復渴,慎勿多飲。
  又方:
  楮皮枝葉一大束,切,煮取汁,隨多少釀酒,但飲醉為佳,不過三四日腫少退,瘥後可常服之。一方用豬椒皮枝葉。
  又方:
  鯉魚長一尺五寸,以尿淹漬一宿,平旦以木篦從口貫至尾,微火炙令微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頓服之。不能者分再服,勿與鹽。
  摩膏治表,凡腫病,須百方內外攻之,不可一概方:
  生當陸一斤 豬膏一斤,煎可得亡斗#25
  右二味,和煎令黃,去滓,以摩腫。
  亦可服少許,并塗,以紙覆上,燥輒傅之,不過三日瘥。
  麝香散,治婦人短氣虛羸,遍身浮腫,皮膚急,人所稀見方:
  麝香三銖 雄黃六銖 芫花 甘遂各二分
  右四味,治下篩。酒服錢五匕,老小以意增减。亦可為丸,如小豆大,強者服七丸。《小品》 無雄黃。《深師》以蜜丸如大豆,服二丸,日三;治三焦決滿,水在胸外,名曰水病,腹濁#26大,在腹表用大康香丸。《華佗方》、《肘後》有人參二分,為丸服。
  治虛勞浮腫方:
  右灸太衝百壯,又灸腎輸。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六十四竟
  #1淋閉方:原缺,據本書文例補。
  #2熱結:此二字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3以:影宋刻本作『冷』。
  #4各二雨:此三字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5分三服:影宋刻本作『分五服』。
  #6分三服:影宋刻本作『分二服』。
  #7二斗:影宋刻本作『三升』。
  #8伏留!.影宋刻本作『復溜』。
  #9上: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
  #10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11肉:疑作『旦』。
  #12之:原作『不』據影宋刻本改。
  #13源:原作『酒』據影宋刻本改。
  #14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5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16各五兩:影宋刻本作『各三兩』。
  #17十二分:影宋刻本作『十一分』。
  #18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19五兩:影宋刻本作『三兩』。
  #20三合:影宋刻本作『二合』。
  #21常須徹行:原作『常以小便利為佳』,據影宋刻本改。此下『未得即臥』至『擬施人也』凡七十三字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22又方:此下四方凡二百二十五字全文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23又方:此下二十八字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24大豆揚:原作『大豆散』,據影宋刻本及文義改。
  #25二斗: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