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沸,下蜜、薑汁,微火煎,取六升。初服四合,日三夜一,加至六七合。四月、五月作散服之。
  治積熱方:
  枳實 黃苓 大黃 黃連 芒硝各二兩#18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一服。
  治膈上熱方:
  苦參十兩 玄參五兩 麥門冬三兩 車前子二兩
  右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五丸,日二服。
  細圓,治客熱結塞不流利方:
  大黃 葶藶各三兩 香豉三合 杏仁 巴豆各五分#19
  右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日飲服二丸,以利為度。
  治骨蒸熱,贏瘦,煩悶短氣,喘息鼻張,日西即發方:
  龍膽 黃連 栝蔞根各#20四分 芒硝二分 梔子十枚 苦參 大黃 黃苓 芍藥 青葙子各二兩
  右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二,以止#21為度。一方無苦參已下,止五味。張文仲為散,飲服方寸匕。
  治骨蒸方:
  天靈蓋如梳大,炙令黃,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起死人神方。
  又方:水服芒硝一方寸匕,日二服,神服良。
  又方:取人屎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二
  治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者方:
  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小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三竟
  #1止:影宋刻本作『知』。
  #2止:影宋刻本作『知』。
  #3 索:影宋刻本作『縈』。
  #4嚏:原作『噎』,據影宋刻本改。
  #5寒:原作『塞』,據影宋刻本改。
  #6十:影宋刻本作『百』。
  #7天櫃:原作『太樞』,據影宋刻本改。
  #8覘:影宋刻本作『瞻』。
  #9 如彈丸大:影宋刻本『大』下有『七丸』二字。
  #10日再:影宋刻本作『日一服』。
  #11兩:影宋刻本作『枚』。
  #12止:影宋刻本作『知』。
  #13二兩:影宋刻本作『三兩』 。
  #14止:影宋刻本作『知』。下同。
  #15沫:原作『漢』,據影宋刻本改。
  #16二: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7各二升:影宋刻本『生麥門冬汁』用『一升』。
  #18各二兩:影宋刻本『芒消】 用『二兩』,餘四味用『三兩』。
  #19各五分:影宋刻本作『各三分』。
  #20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21止:影宋刻本作『知』。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四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肺臟方
  肺臟脉論第一
  論曰:肺主魄,魄臟者,任物之精也,為上將軍,使在上行,所以肺為五臟之華蓋。并精出入謂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氣通於鼻,鼻和則能知香臭矣。循環紫宮,上出於頰,候於鼻下,回肺中,榮華於髮,外主氣,內主胸,與乳相當,左乳庚,右乳辛。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有十四童子、七女子守之,神名鴻鴻#1。主藏魄,號為魄臟,隨節應會,故云肺藏氣,氣舍魄,在氣為咳,在液為涕。肺氣虛則鼻息不#2利少氣,實則喘喝,胸憑仰息。肺氣虛則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得其時則夢見兵戰,氣盛則夢恐懼哭泣。厥氣客於肺,則夢#3飛揚,見金鐵之器及奇物。
  凡肺臟象金,與大腸合為腑,其經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裹。其脉浮,相於季夏,王於秋。秋時萬物之所終,宿葉落柯,萋萋枝條,桃然獨在。其脉為微浮,衛氣遲,榮氣數,數則在上,遲則在下,故名曰毛。陽當陷而不陷,陰當昇而不昇,為邪所中二氣感激,故為風寒所中。陽中邪則捲,陰中邪則緊。捲則惡寒,緊則為慄,寒慄相搏,故名曰瘧。弱則發熱,浮乃來出,旦中旦發,暮中暮發。臟有遠近,脉有遲疾,周有度數,行有漏刻,遲在上傷毛釆,數在下傷下焦。中焦有惡則見,有善則匿,陽氣下陷,陰氣則溫,陽反在下,陰反在巔,故名曰長而且留。
  秋脉如浮,秋脉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而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氣逆而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肺脉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肺脉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巢源》無不字。肺脉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真肺脉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秋胃微毛日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肺藏氣,氣舍魄,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