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使之然也,宜治之方:
  甘草四兩 黃苓 乾薑各三兩#16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加人參三兩乃是也。
  生薑瀉心湯,治傷寒發汗後,胃中不和,心下痞堅,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方:
  生薑四兩 甘草 人參 黃苓各三兩 乾薑 黃連各一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白虎湯,治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結熱在裹,表裹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方:
  石膏一升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右四味,□咀,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滓。分服一升,日三。諸亡血及虛家,不可與白虎湯。若立夏後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後不可服。春三月尚凛冷,亦不可與之,與之則嘔利腹痛。
  傷寒無大熱,而口乾渴,心煩,背微惡寒,宜服白虎湯。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宜白虎湯。
  若渴欲飲水,口燥舌乾者,亦宜白虎湯。
  青箱子圓,治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者方:
  青葙子五兩 黃苓 栝蔞根 苦參各一兩 黃檗二兩 龍膽 梔子仁 黃連各三兩
  右八味,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後#17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暢和為丸。
  大青湯,治傷寒熱病十日已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及下利不止,斑出,皆治之方:
  大青四兩 甘草 阿膠各二兩 豆豉一升
  右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內阿膠令烊。頓服一升,日三服。欲盡復作,常使有餘,渴者當飲。但除熱,止吐下,無毒。《深師》治勞復,《肘後》有赤石脂三兩,《胡洽》、《集驗》同。
  治傷寒後不了了,朝夕有熱,如瘧狀方:
  知母二兩 麻黃 甘草 芍藥 黃苓 桂心各一兩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得眠,其人欲飲水,當稍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
  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
  灸法:
  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去心下一寸,名巨闕;第二處,去心下二寸,名上管;第三處,去心下三寸,名胃管。各灸五十壯。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數有異,可繩度,隨其長短寸數最佳。取繩從心頭骨名鳩尾頭度,取臍孔,中屈繩取半,當繩頭名胃管,又中屈半繩,更分為二分,從胃管向上度一分即是上管,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闕。大人可灸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大小,以意斟量也。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髮中,灸繩頭名曰天聰,又灸兩顳□,又灸兩風池,又灸肝輸百壯,餘處各二十壯,又灸太衝三十壯,神驗。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三十一竟
  #1下:原作『不』,據影宋刻本改。
  #2二兩:影宋刻本作『一兩』。
  #3右二味:『右』字下,至『宜下第八』篇中『大承氣湯』主治文字,全脫,據影宋刻本補。
  #4三合:影宋刻本作『五合』。
  #5右四味:原作『右六味』,據影宋刻本改。
  #6二十二枚:影宋刻本作『二十三枚』。
  #7各三十枚:影宋刻本『虻蟲』用『二十枚』。
  #8利:原作『和』,據影宋刻本改。
  #9各二兩:影宋刻本『大黃、甘草』各用『一兩』。
  #10桂枝二麻黃一湯:原作『桂枝麻黃湯』,據下文文義改。
  #11芫花:影宋刻本作『蕘花』。
  #12半兩:影宋刻本作『八兩』。
  #13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14二升:影宋刻本作『三升』。
  #15即:影宋刻本作『師』。
  #16各三兩:影宋刻本作『各二兩』。
  #17後:影宋刻本無『後』字。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三十二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傷寒方
  傷寒雜治第一論 方 灸法
  論曰:凡除熱解毒,無過苦酢等物,故多用苦參、青葙、艾、梔子、葶藶、苦酒、烏梅之屬,是其要也。夫熱盛,非苦酢物不解也。熱在身中,既不時治,治之又不用苦酢等藥,此如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得脫免也。
  又曰:今諸療多用辛甘,薑、桂、人參之屬,此皆貴價難得,常有比行求之,轉以失時。而苦參、青葙、葶藶、艾之屬,所在盡有,除熱解毒最良,勝於向貴價藥也。前後數參并用之。得病內熱者,不必按藥次也,便以青葙、苦參、艾、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