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內餘藥,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傷寒四五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方:
  梔子仁 黃連 黃檗 大黃各半兩 好豉一升 葱白七莖
  右六味,□咀,以水八升,煮上四物六七沸,內後葱白、豉,煮得三升。頓服一升,日三。服湯訖,溫覆令汗出,粉之,得汗便止,後服勿復取汗。不得汗者,復服重發。此藥無忌,特宜老小,神良。
  七物黃連湯,治夏月傷寒,四肢煩疼,發熱,其人喜煩,嘔逆支滿,劇如禍祟,寒熱相搏,故令喜煩方:
  黃連 茯苓 黃苓各十八銖 芍藥 葛根各一兩 甘草一兩六銖 小麥三合
  右各□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分三服,不能一升者,可稍稍服之,湯勢安乃臥。藥主毒氣,服湯之後,胸中熱及咽喉痛,皆瘥。其明日復煮一劑,如法服之。此湯無毒,但除熱下氣,安病人。小兒服者,取三分之一,以水四升,煮得二升,稍稍服。
  三匕湯,治傷寒中風,得之三日至七八日不解,胸脅痛,四肢逆,乾嘔,水一漿不下,腹中宿食不消,重下血數十行方:
  茯苓如鷄子大 黃苓 人參各三兩 栝蔞根四兩 芒硝 乾地黃各一升 大黃 麻黃 寒水石各半斤
  右九味,搗篩令相得,以散三方寸匕,水一升,煮令三沸,絞去滓。服之,日三,溫覆汗出即愈。病劇,與六七匕。
  五香麻黃湯,治傷寒忽發腫,或著四肢,或在胸背,虛腫浮如吹狀,亦著頭面、唇口、頸項,劇者偏著腳腔外,如軸大而不痛不赤,著四肢者,乃欲不遂,悉主之:
  麝香半兩 熏陸香 鷄舌香各一兩 沉香 青木香 麻黃 防風 獨活 秦艽 萎蕤 甘草各二兩 白薇 枳實各二兩
  右十三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取汗後,外摩防己膏。
  治傷寒三日外,與前藥不瘥,脈勢仍數者,陽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方:
  桂枝 黃苓 甘草各二兩 升麻 葛根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石膏八兩 梔子二七枚
  右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12,相去十里久。若前兩服訖即得汗,後服即停;不得汗,更進一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梔子,加麻黃二兩,足水二升,再依方口以。
  雪煎,治傷寒方:
  麻黃十斤 大黃一斤十二兩#13,金色者 杏仁三斗四升#14
  右三味,□咀,以雪水五斛四斗,漬麻黃於東向竈釜中三宿,內大黃,攪令調,炊以桑薪,煮得二斛汁,去滓,復內釜中,搗杏仁內汁中,復炊之,可餘六七斗汁,絞去滓,置銅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攪令調,得二斗四升,藥成可丸,冷凝,丸如彈丸。有病者,以三沸白湯五合,研一丸入湯中,適寒溫服#15 之,立汗出。若不愈者,復服一丸。密盛藥,勿令泄氣。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三十竟
  #1三兩半:影宋刻本作『二兩半』。
  #2止:原作『上』,據影宋刻本改。
  #3當:原作『常』,據影宋刻本改。
  #4陽:原作『陰』,據影宋刻本改。
  #5覆:原作『服』,據影宋刻本改。
  #6栝蔞:影宋刻本作『栝蔞根』。
  #7 二升:影宋刻本作『三升』。
  #8三兩:影宋刻本作『一兩』。
  #9二升:影宋刻本作『三升」。
  #10疼:影宋刻本作『頭』。
  #11三枚:影宋刻本作『二枚』。
  #12分三服:影宋刻本作『分二服』。
  #13一斤十二兩:影宋刻本作『一斤十三兩』。
  #14三斗四升:影宋刻本作『一斗四升』。
  #15服:原脫,據影宋刻本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三十一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傷寒方
  發汗圓第六方
  神丹圓,治傷寒赤澀惡寒發熱,體疼者方:
  附子 烏頭各四兩 人參 茯苓 半夏各五兩 朱砂一兩
  右六味,末之,蜜圓,以真丹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圓,生薑湯下,日三,須臾進熱粥二升許,重覆,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復服如前法。若得汗足,應解而不解者,當服桂枝湯。此藥多毒,熱者令飲水,寒者溫飲解之。治瘧,先發服二圓。《要略》用細辛,不用人參,別有射干棗大一枚,名赤圓,主寒氣厥逆。
  麥奴圓,治傷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飲水,為壞傷寒,醫所不能,為成死人,精魂已竭,心下纔溫,以杖發其口開,灌藥咽中,藥得下則癒,麥奴圓,一曰黑奴圓,二曰水解圓:
  釜底墨 竈突墨 梁上墨 麥奴 黃令 大黃 芒硝各一兩 麻黃二兩
  右八味,末之,蜜圓入彈子大。以新汲水五合,研一圓破,漬置水中,當藥消盡服之。病者渇欲飲水,極意,不問升數,欲止復強飲,能多飲為善,不欲飲水當強飲之。服藥須臾當寒,寒竟汗出便解。若服藥日移五尺許不汗,復服如前法,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