訣之耳,不可逕以示教人也。且入邪中。然子明聽,陽者以其形反為陰形,陰者以其形反為陽形,正自以其身,為其人形容也,不可逕及也,且中於耶。唯唯。若且曉而疑也。噫,子何一難示也。但便以自身為其形。陽者若陰人身也,陰者若陽人身也。唯唯。子已知矣。行去,事可知。唯唯。
  右集難解凡文方訣簡賢得失實陰陽反形以政道。
  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第一百六十
  願及天師請問一事乃止。行言,何疑哉。凡道包天裹地,誰持其氣候者?深哉遠哉妙哉,子之所問也。何睹而問此?有睹有見,見天地之道,獨不知窮極,故怪而問之也。善哉,子之言入微意。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亦不可卒得,乃成幽室也。入室思道,自不食與氣結也。因為天地神明畢也,不復與於俗治也。乃上從天太一也,朝於中極,受符而行,周流洞達六方八遠,無窮時也。子思書言,自得之也,為神之階可見矣。去世上天而治,不復見矣。子欲重知其明效也,世不可得久有而獨治也。故得道者,則當飛上天,亦是其去世也。不肯力為道者,死當下入地,會不得久居是中部也。故天地開闢以來,更去避世,聖文常格在,而不見其人,是明效也。不死得道,則當上天,死則當下入地,不得久當害中和之路也。子得吾文,自深思其意,欲樂上行常生在,與天並力,隨四時天下祭祀而飲食者,努力為真道,是其汙法也。若不樂常在而樂死者,棄道隨俗,亦將歸地下,不得久睹天日月星曆也。吾文□□,萬萬不失一也。故古者聖賢人盡去,今無見者,是其大效也。子自思之,樂上則上,樂下則下,無奪子志者也。故吾為太平德君制作法,不恨一人也。夫太平氣來,有一人自冤不得其欲者,則上皇平氣不得俱來至也。故天教吾廣開闢其路,使得自恣自擇可為也。賢明欲樂活者,可學吾文,思其意,入室成道,可得活。賢柔欲樂輔帝王治,象吾文為之,可以致太平。欲樂居家治生畜財者,思吾文,可億其天年而終死。故各為得其所願,無大自冤者也。故太平之氣得來前也,平之為言者,乃平平無冤者,故為平也。是故德君以治,太平之氣立來也。以然者,乃天下無自冤者,各自得其所樂,所以勑真人以付上德之君者。上德之君,其用心必仁賢而明,明者不奪人所欲,必得天下之心,欲承天意,以道歸之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署置官得失訣第一百六十一
  行且重戒真人一言,使其有似天行也。天之為行,不奪人所欲為也。地之為行,亦不奪人所欲為也。明君之為行,亦樂象天地不奪人所為也。與天地相似,故能獨長稱天地,得其心也。子知之耶?唯唯。夫天且為惡,其歲且大凶者,常害人所為,故民無可收也,其歲凶饑寒也。是故地將為惡也,傷人所養,其根不固而有病也,其歲不成,多傷民困窮也。衰惡之君將凶,署置不以其人所任職,名為故亂天官,犯天禁,失天儀,反復就責而罪之,不原其力所不及,人之所不及。比若一旦使君王步行百里,恐其不能到而道止也。人所不及,正是此也。故不擇選人而妄事署其職,則名為愁人而危其國也,則名為亂治政敗也。夫天地極神且明,尚不敢奪人所欲為,奪之則為大凶歲也,何死人哉?真人寧解迷曉耶?唯唯。誠得隨其國以師書授之,因就其俗示之,曉之解之。行,子可謂曉事之生,天不奪人願也。子行正自得天命,年日益增,何有窮已。子學不求居世尊榮,何復求索得天意而增年?今已告子,子今寧能說不耶?然其受恩大喜,無復有所恨。但恐力極行,以師文授教,恐不能一旦而遍也。何必一旦而遍,但為之不止,自舟流不久。唯唯。受嚴勑,不敢雖繩墨。子已知其意,吾無復以戒子也。行,辭小竟,事畢。異日有疑,乃復來。唯唯。
  右大集難問天地氣候為道與不吉凶君署置官得失文。
  太平經卷之九十八竟
  太平經卷之九十九
  乘雲駕龍圖第一百六十二
  太平經卷之九十九竟
  卷一百
  太平經卷之一百
  東壁圖第一百六十三
  著東壁
  上古神人戒弟子後學者為善圖象。陰祐利人常吉,其功增倍。陽善者,人即相冗答而解。陰善者,乃天地諸神知之,故增倍也。積德者,富人愛好之,其善自日來也。人之所譽,鬼神亦然,因而祐助之。好道者長壽,乃與陰陽同其憂,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得其道理,故天祐之也,失者亂,故天不祐之也。夫求善以善,無可怪者。學以仁得之,道之始也。以德得之,道之中和也。以道得之,道之上也。咄咄,慎之慎之,行無妄也。極思此書,傳之後世,可無傷也。隨四時轉,道之上也。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以類相呼,不失其身。天道無私,但行之所致。故前有弟子,後有善氣,趣學不止,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故為善。乃於內外神反為其除害,弟子居前,主為其對。物有自然,天下之事,各從其類也。
  太平經卷之一百竟
  卷一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