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俱與道合真矣,故謂之神仙抱一之道也。昔仙翁道成之後,示劉奉真之徒以無生而入寂。既入寂矣,而又現其身於王屋山中者,即斯道也。昔如來涅槃後,自湧金棺於空中,化三昧火。既焚其身矣,因母哭而不已,又現金身空中,為說半句愒者,亦斯道也。昔達磨面壁九年,既入滅矣,又攜隻履西歸,並化焚身巨焰。形既然矣,而鐸聲猶撼於空中。若·此之輩流,未易該舉。倘性命雙圓,形神俱妙,孰能如是。是故仙翕畢其卷末而以禪宗性道者,實明神仙抱一之道也,故余分為下卷。原夫性之道,虛無廣漠,默默昏昏,無可得而形容以言之也。人與非人,悉皆平等,無有高下,但以無始以來,凡有形與名、與夫無有形而名者,未嘗有一物不圓成具足,以其本然自有清靜具足,故未始有可得而形容以言之也。然而大藏乃有五千四十八卷者,此皆聖人以人味道之,甚不獲己而強言之也。欲人因言以明道,道明則言語俱成非矣。故《金剛經》云: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是以有言,皆是謗也。今則仙翁歌詠性道,亦不獲己而言之,固已贅矣,此余所以不復加之解釋者,不欲為畫蛇添足也。惟願猛烈高上之士,不由外得,直於自己胸中自悟自明,卓然獨耀,直下承當,受用將去,不問喧靜語默,酒肆花衢,怠麼也得,不怠麼也得,頭頭無別,處處和諧,盡十方世界,具一隻眼,出一隻手,妙用縱橫,四通八達,蓋天蓋地,隨處運動而莫非真,隨所施為而無不可,則知這裹本來天性具足,無欠無餘,擬議俱弛矣,能所俱忘矣,無問無應,無思無慮,雖性之一字,抑亦用不著也。
  三乘祕要詩
  金丹衛
  大哉一黍兆虛無,降本流形復卦初。
  兩片乾坤資造化,一觔日月運機樞。
  周星息數微微數,進火神功的的符。
  燒罷半辰文武火,赤龍奪得夜明珠。
  運火法
  一珠餌罷地交天,兩賸玄關火熾然。
  六十卦循朝與暮,九重城裹汞燒鉛。
  抽添運用須防險,沐浴停符不使姻。
  功備脫胎完十月,元中養出大羅仙。
  抱一法
  丹即荃蹄道即魚,忘荃得道證空虛。
  莫堅守抱無為一,撲碎虛空一也無。
  妙有靈光常赫赫,含容法界自如如。
  隨綠赴感常清諍,九載金剛不壞軀。
  夫泛景大霞,飛昇金闕,言存蓋簡,事出塵寰,彼世俗之人不能深信。嘗觀《總仙集序》以為:自昔沖舉者十萬餘人,拔宅者八千餘家。劉向在漢為漢儒宗,亦作《列仙傳》以貽後世,則知神仙非誕明矣。然世俗所以不信者無他,天機玄奧,仙聖祕密,習薄人浮,誠不接於耳,無怪其不信也。昔太上說《常清靜經》,首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以至長養萬物,陶鑄群生,亦歸於混元元名之始。先聖之原人者至矣,繼而申之以天地男女、清濁動靜之理,詳及於清心寡欲、湛然常寂之妙,無非顯示天機密示玄旨也。殆其終篇,為能以悟之者,可傳聖道究極之說。得於仙人葛公之語,則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嗟夫,淳風一離,習俗淺薄,仙塵杳隔,此道無傳,異說雖多,同歸渺藐。因是採取鉛之法,不形於竹帛之問。結胎育嬰之妙,深鎖於金匱玉函之中。學仙之子皓首窮年,終無由得其髻彿。聖宋龍興,異人間出,紫玄真人張公少遊辟雍,夙稟靈骨,立志精勤,艱辛不替,得道於青城丈人,盡得金丹奧旨。罄其所遇,發為歌詠,自名其書日《悟真篇》。愚幼而讀之,潛心深思,褊參眾說,無所發明。或指為丹寵之術,或訛為內御之說。撫篇浩歎,積年于玆。有幸自天得遇紫陽仙翁、陳公親傳《悟真》、適孫無名真人《釋義》,密以見授,焚盥莊誦,恍然如霧散雲收、日明月朗,口訣心要,未敢叩擊,已知生天生地之機,運行日月之道與。夫長養萬物,陶鑄群生,不出於真陰真陽、上下二弦之氣。至於運用抽添、防危慮險,燦燦然在目睫問。倘能遭遇真傳,得玆妙道,生育胎仙,超凡入聖,諒不虛度此生。甫得入手,踴躍欣慶,敬依泓穎,題諸卷末。時聖宋嘉泰甲子中秋白雲子謹叔。
  悟真篇本末事蹟
  張真人本末
  紫陽真人,乃天台纓絡街人。先名伯端,字平叔,後名用成。少無名不學,浪邊雲水。晚傳混元之道未備,孜孜訪問,褊歷四方。熙寧中,陸公龍圖銳鎮成都,乃依以遊蜀,任四川節度制置使安撫司參議。於己酉歲,遂遇異人傳火候之祕,其道乃成。仍戒之曰:他日有與汝脫韁鎖者,當受之。既而三傳,每罹災患,仍深自悔責,遁世忘言,著《悟真篇》八十一章,盡述二丹之祕。其議論大旨則深嫉世之學者專門各宗,三教異流,不能混一矣。異派同源之理通亮,繼正力補於道,天下傳誦之。陸公其蛻,得其舍利千百,若雞頭實者,色皆鉗碧。既而復有見之者,云政和中,通姓名以謁黃君冕仲尚書於延平,黃公素傳容成之道,且酷嗜爐火,年加耄矣,語不契而去,繼而使人寓書於黃,叔述甚異。其孫銓見其書,祕不盡言,獨告予大略云:平叔自謂與黃皆紫微天官,號九皇真人,因校劫運之籍,遂謫於人問。今垣中可見者,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