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至道深窈,不在其他。爾既欲聞,無聞者是無聞,有見即是真道,聞見亦泯,惟爾而已。爾尚非有,何況於道?不聞而聞,何道可談?
  註曰:至道者不在其他,在自己也。爾既欲聞,若明自己之道,即是不必聞也。是云無聞者是無聞,有見即是真道。若聞他人之說自己,有見即是真道,聞見亦泯皆不鈴聞見矣。若謂非有,既不聞道而欲聞,不可與談道矣。
  義曰:大道無形,無我無彼,有無無有,即是真道也。有為有形,道在何處?入道之士,當於無無處著腳。
  讚曰:道道道道,說著可笑。天地我人,一家一竅。
  天尊言:道者,以誠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用誠似愚,用默似訥,用柔似拙。夫如是則可與忘形,可與忘我,可與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謹,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則慧光生,能知謹則聖智全,能知止則泰定安。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無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無情,惟一無二。
  註曰:道者,乃三界所由之路也。然入則有由,守必有方,其用固有理也。蓋道乃天地無為之稱,即人之真常也。誠者,端恪不移,無妄之理也。故惟以無妄之誠,而入於真常之道。然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故默識心融而後能守,雍容不迫而後能用。夫入不能守則非所謂入,守不能用則非所謂守。故用真實者,如愚而默,雍和而不剛暴,是亦如拙者何異焉。然其為愚訥拙也,特如之而已亦,豈真愚訥拙哉。人能入之守之用之,如是者則不特可與忘物,而亦可以忘我,至於物我俱忘,亦忘其所謂忘矣。何言乎忘形,我者心不之動,湛然常寂,無彼此之間也。知者識之,明者見之,真之謂也。入道而知止,守道而知謹,則固循於道而不離。用道而知微,則能反約,而不惑於遠大。此其道體之本原,在是而一心之妙用所由生也。則凡所謂無所不通,無所不知,乃本性之所具者,至此亦復全於我矣。原其所自,則又皆本諸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定日久,聽明日全。天光內燭心純乎道,與道合真。抑不知孰為道,孰為我,但覺其道即我,我即道,彼此相忘於無忘可忘之中,此所謂至道也。至道在乎天地之間,而反不知其道之所在。要知道者,則凡有情之物我蠢動,無情之山河草木,豈出於至純而不雜之外耶?其惟抱一為天下式者知此。凡人修真鍊道,惟守一而不雜,則進德無魔,昇舉有日也。
  義曰:此章乃玉清真王入道守道體道之端緒也。奉玉樞大教之志士,於此再三研窮,自有所得,則玉清真王之語不虛設矣。
  釋曰:大道無言,有言非道,是故我天尊言前章至道深窈不可得聞也。若此之論,後人皆不被天尊之化,其道有起有止,無見無聞,起止見聞皆由心造。昔我天尊九炁生而九炁成,有何見耶?有何聞耶?此章乃天尊教學道修真之士用功守成之路,必以己誠而合天地之誠也。蓋誠者,一也。夫道一而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莫不自誠一而來者。人能用誠而入,用默而守,用柔而用。然後得誠者似愚,得默者似訥,得柔者似拙。誠默柔為體為用,愚訥拙為道為玄,如是方可與道混然,忘形忘我忘忘,此乃道之實而真之妙也。入必要知止,守必要知謹,用鈴要知微,知微者則九炁之光足矣。能知饉者,則萬靈之聖全矣。能知止者,則.三元之神安矣。神安則智必備,智備則靈光生,靈光生則本元之炁合矣。故名之曰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無可忘者,即是真一之大道也。
  讚曰:守一守一,當用饉默。無我無人,卻有一賊。若還捉住,湛然凝碧。
  天尊言:吾今於世,何以利生?為諸天人演此妙寶。得悟之者,俾躋仙阼。學道之士,信有氣數。夫風土不同,則禀受自異,故謂之氣。智愚不同,財清濁自異,故謂之數。數繫乎命,氣繫乎天,氣數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濁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昏,獨冥冥,亦風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機,使人不知,則日自然。使知其不知,則亦日自然。自然之妙,雖妙於知,而所以妙,則自乎不知。然於道射未始,有以愚之濁之。諸天聞已,四衆咸悅。
  註曰:凡人生處,若土厚水深,地氣多寒,萬物晚成,造化之功厚,故多壽也。若土薄水淺,地氣多熱,萬物速成,造化之功薄,故多夭也。此風土不同,禀受之異也。若人禀胎氣清者,為人慈善,端正忠孝,智慧聰明,樂仙慕道之人也。禀氣濁者,為人兇惡,邪佞狠毒,愚癡悖逆無道,不仁不義之人也。智愚不同,清濁之異也。氣數所囿,如花木之開發,亦各有時,皆禀示地之氣。天命所梏,乃天令施於桎梏。不善之人,長淪惡趣,不得真道也。愚者,可以智慧門化之。濁者,可以清浄門化之。愚者常自昏昏,濁者常自冥冥,此乃自然而然也,皆風土禀受之分配定矣。蓋天地之生殺萬物,亦隨其四時之氣侯也。若智人,得五行之氣,陰陽之精,修之鍊之,以保固其身命,便與天地同久日月齊明。愚人只知聲色滋味,而不知反以害其命也。是以學道之人,當默而思之。
  義曰:天之生物,皆得二氣之威形,清氣多而贊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