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致縣官,禍多福少,虛耗日臻。欲消此災,解此罪者,先行中稱符十日,次行南稱符三十日。
  老君曰:太上靈寶五稱自然符,先天而生,與道氣同化,吾道之真也。所從出生天地,天地萬神皆歸於靈寶也。子欲清靜#34精室,山居致神靈,禳災卻害,與道合真。應得靈寶真文,道之本也。十方仙人#35天地萬神,莫不來謁也,山精地靈皆來朝拜也。子欲服靈寶大道之淵門,身佩五符,萬神區區來歸己也。子有骨命,宿名仙籙上清宮者,當得靈寶經,齋潔服符,長生不死不老。當知所處靜室山居,家在何嶽,分野所應之星。假令居家屬東嶽之部,先從東稱通明符始#36。當以立春時,若甲乙王相日,入齋堂服符如法。暝目握固,心召東方青帝乘青龍來迎己,共之東嶽泰山之上。心存嶽神來衛己身,青腰玉女常侍己左,平顏#37正視,欣欣如見神。存肝正青,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東方歲星正青,有青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肝會同。咽如吞之。三九二十七日,東方直史神日原、太玄,甲寅、甲辰神,東嶽官屬,青腰玉女皆至,東方無極之仙#38亦至。次以丙丁王相日,若立夏時,行南稱通陽符,心召南方赤帝乘赤龍來迎己,共之南嶽衡山#39 之上。心存嶽神來衛己身,赤圭玉女恒侍#40己前。存心正赤,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南方熒惑星正赤,有赤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心會同,咽如吞之。三八二十四日,南方直史神臨剛、柱史,甲午神,南嶽官屬,赤圭玉女皆至,南方無極之仙#41亦至。次以庚辛王相日,若立秋時,行西稱通陰符。心召西方白帝乘白龍來迎己,共之西嶽華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白素玉女常侍己右。存肺正白,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西方太白星正白,有白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肺會同。咽如吞之。三七二十一日,西方直史神建剛、玄精,甲申、甲戌神,西嶽官屬,白素玉女皆至,西方無極之仙#42亦至。次以壬癸王相日,若立冬時,行北稱通神符,心召北方黑帝乘黑龍來迎己,共之北嶽恒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太玄玉女常在己後。存腎正黑,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北方辰星正黑,有黑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腎會同,咽如吞之。三五十五日,北方直史神天建、月精,甲子神,北嶽官屬,太玄玉女皆至,北方無極之仙#43亦至。次以戊己王相日,若四季之時,行中稱萬福符,心召中央黃帝乘黃龍來迎已,共之中嶽嵩高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黃素玉女常在其側。次存脾正黃,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中央鎮星正黃,有黃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脾會同,咽如吞之。三六十八日,無極大道神皆至,諸十方八史、六甲父母、六陰六陽諸玉女、天官列宿、四時五行皆至,上下四隅陽八極十方之仙#44亦至,山精地靈百萬之官,無敢不到。自此之後,名已入仙,宿患百病皆自愈,身清目明、通徹四方。各按圖經修德行法,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肉,四年易肌#45,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髮,九年易形,形體盡易,大道畢矣。萬神來朝,靈寶皇張#46,與四時為盟,日月合明,上與天帝為賓,詣司命#47去死籍,關守命門也。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上竟
  #1 環珮鏘鏘:敦煌本作「玉質蠶蠻」。
  #2 玉英:教煌本作「太陽」。
  #3 道有仙名者:敦煌本作「道士有仙名」。
  #4 值見:原作「但見」,據教煌本改。
  #5 使役:敦煌本作「致役」。
  #6 真大:教煌本作「真本」。
  #7 上應:教煌本作「上乘」。
  #8 制:教煌本作「剬」。
  #9 按此句復之東稱符,以及彼文所載南稱、中稱、西稱、北稱等符文,教煌本均與道戴本不同。其符畫較簡略。
  #10 老君曰:教煌本作「老子曰」。下文凡「老君曰」,敦煌本均作「老子曰」。
  #11 東稱符:教煌本作「東勝符」。按本篇中所有東稱符、西稱符、南稱符、北稱符、中稱符、五稱符等符名,敦煌本「稱」字均作「勝」或「滕」。下文不復出校記。
  #12#13其一篇:教煌本作「真一篇」,於義為長。
  #14 太皓:原誤作「大臨」,據敦煌本改。「皓」字亦可作「昊」。
  #15#39 衡山:敦煌本均作「潛山」。
  #16赤圭:原誤作「直圭」,據敦煌本改。
  #17 六七四+二日:教惶本作「一三卌三日」。
  #18 回其心:敦煌本作「@其心」。
  #19 敬愛:原作「敬受」,據敦煌本改。
  #20 學問:原誤作「學門」,據敦煌本改。
  #21#23 山澤:教煌本作「山林」。
  #22 索利:敦煌本作「便易」。
  #24 意願欲求所願轉得更不成:敦煌本此句作「意願欲求,所願輒更不成」。
  #25 發覺得罪:教煌本作「反得其罪」。
  #26 令緣領:敦煌本作「令緣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