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莫知其窮極,然後可以為有國。○河曰:莫知己德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為民致福。○弼曰:以有窮而往國,非能有國也。○雱曰:聖人糠粃土直,足以陶鑄堯舜,其於有國也何有。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明皇曰:有國而茂養百姓者,則其福祚可以長久矣。○河曰:國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弼曰: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後營末,乃得其終也。○雱曰:有國之母,所以有國者也,莫知其極者是。
  是謂深根固柢,
  河曰:人能以氣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根不深,則枝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雱曰:人以性命為根,外乎此者,枝葉也,失性之人,盛枝葉以傷根,根傷則精氣衰而蒂不固,此所以早斃也。夫唯音則不以外傷其根,根深則蒂固,蒂固則形連乎命而遲脫矣。柢,一本作蒂,音義同。
  長生久視之道。
  明皇曰:積德有國,則根深而蒂固矣。深固者,是長生久視之道。○河曰: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雱曰:精神發見於目,故人死則目暝而無光,能嗇以深根則蒂固,而根深其視久矣。
  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明皇曰:烹小鮮者不可撓,理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河曰:鮮,魚。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弼曰:不擾也,躁則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感衆心矣。○雱曰:烹鮮之衍,唯待其自熟,無所施其巧,攪而撓之則漬矣。治國之道亦然,大國小鮮者,明所治雖大,得其道則甚易為也。
  以道花天下者,其鬼不神。
  明皇曰:以道臨蒞天下,不求有妄之福,故鬼無以見其神明。○河曰: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則鬼不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弼曰:治大國則若烹小鮮,以道往天下則其鬼不神也。○雱曰:民不擾則得盡其性,民盡其性則天地之和應,而萬物無不遂矣。故鬼亦安其處而不能為神也。人鬼殊道而每至於相干者,
  陰陽之氣有整而交失其所,故萬物得乘釁矣。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明皇曰:上言其鬼不神,非謂鬼歇滅而無神,但有其神而不見怪以傷人也。○河曰:其鬼非無精神也,邪不入正,不能傷自然之民。○弼曰: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則神無所加,神無加則不知神之為神也。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明皇曰:鬼見神怪則傷人,聖人有為則傷人,今鬼所以不見神怪而傷人者,蓋以聖人無為清靜故爾。○河曰:非鬼神不能傷害人,以聖人在位,不傷害人,故鬼不敢干之也。○弼曰:道洽則神不傷人,神不傷人則不知神之為神,道洽則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則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猶云非獨不知神之為神,
  亦不知聖人之為聖也,夫恃威網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聖之為神聖,道之極也。○雱曰:唯聖人不傷人,故天地之和應,而人鬼各遂,兩不相傷也。
  夫兩不相傷,
  河曰:鬼與聖人,俱兩不相傷也。
  故德交歸焉。
  明皇曰:鬼神傷人則害國虧本,聖人傷人則匱神乏#4祀,今兩不相傷物,故德交歸焉。○河曰:夫兩不相傷,人得治於陽,鬼得治於陰,人得全其性命,鬼得保其精神,故德交歸焉。○弼曰: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神亦不傷人,故日兩不相傷也。神聖合道交歸之也。○雱曰:人歸德於鬼,鬼歸德於人。
  道德真經集註卷之八竟
  #1為:原無,據正統道藏本唐玄宗注補。
  #2故:原作『政』,據正統道藏本唐玄宗御注本改。
  #3奸:原作『其』,據正統道藏本唐玄宗注本改。
  #4乏:原作『之』,據正統道藏本唐玄宗御注本改。
  道德真經集註卷之九
  明皇河上公王弼王雱註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河曰:治大國當如居下流,不逆細微。○弼曰:江海居大而處下,則百川流之。大國居大而處下,則天下流之。故曰大國下流也。○雱曰:如江海之於百谷。
  天下之交。
  明皇曰:下流者,謙德也。大國當下流開納,則天下之人交至也。○河曰:大國天下士民之所交會也。○弼曰:天下之所歸會者也。
  天下之牝。
  河曰: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慍也。○弼曰:靜而不求,物自歸之。○雱曰:當以雌靜受物,一本天下之交字。
  牝常以靜勝牡,
  河曰:女所以屈於男,陰勝陽以安靜,下先求之也。
  以靜為下。
  明皇曰:天下之人交至者,歸於謙德,則如牝以雌靜,常為牡動所求,由以靜為下。○河曰:陰道以安靜為謙下。○弼曰:以其靜,故能為下也。牝,雌也,雄躁動責欲,雌常以靜,故能勝雄也。以其靜復能為下,故物歸之也。○雱曰:一本云以其靜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