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為富強,此如盜賊之人,自誇其能,是豈可久。此譬喻之語也。言人不知大道而自矜聰明,自誇聞見,此好徑之徒也。豈知至道,故曰非道哉。○何氏曰:朝甚除,此除者修治也,傳曰:糞除先人之弊廬,又云除道,皆修治意。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杞不輟。
  呂氏曰:善以道建國者,獨立萬物之上,終古不易,翱翔萬物之表,終古不極,以是道而立身,以是道而建天下,守之以中,體之以常,鎮之以無名之樸,而不為物之遷變,福及後世,其德彌廣,其用彌大,不可動搖也。若夫根技則氣竭,青去木矣,炁敗則精竭,神明去身矣,是以至人固蒂深根,獨立廣漠之野,無何有之鄉,綿綿冥冥,屹立不可拔,善以道抱民者,乘天地之正,御六炁之辯,天下之士,定於一心,百姓歸附矣。修一己則抱元守一,神全精反,迴風混合於丹田,永無脫離矣。故曰善抱者不脫,夫善建善抱者,豈惟不拔不脫乎,亦將德澤流于上下,孝慈被于子孫,世祚綿遠,傳之無窮,豈不美哉。○何氏曰:《莊子》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故善言建者,無加於德,則人亦與立而不拔去之矣。經曰:抱一為天下式,故善於言抱者,無出於一,則人亦不離心而脫去之矣。豈惟在其身,將子孫亦嘉賴之,承祀悠遠。以道觀者,故不私為子孫計,而立教垂世,非專為山谷枯槁者言,所謂大德必得其祿位名壽,而宗廟享之,子孫保之是也。○林氏曰:建者無不拔,抱者無不脫,建德而抱樸,則不技不脫矣。有子孫之家,祭祀必不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生而不窮,亦猶子孫嗣其家者也。此三句皆是比喻,以言道雖有無而實長存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呂氏曰:修身之道,舉措施設,酬酢應變,未嘗不自我而起,煉炁養神,少私寡欲,諸偽咸盡,乃為真人矣。修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九族和睦,積善有餘,慶流來世矣。修之於鄉,則尊奉耆老,教誨愚鄙,上下信向,其德久長矣。修之於國,則百官稱職,禍亂不生,萬寶豐熟,物充實矣。修之於天下,則不教而治,不言而化,和於大通,比屋可封,德施周普矣。夫修之家鄉國天下,上言其德,乃餘乃長,乃豐乃普,惟修之身,言其德乃真者,《莊子》所謂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土直以治天下。本在身,末在彼,其理備矣。○林氏曰:修諸身則實而無偽,修諸家則積而有餘慶,修之鄉則一鄉之所尊,修諸國則其及人愈盛,修之天下,則及人者愈遍。○吴氏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治人。家者一身之外,九族之內,鄉者一家之外,鄉遂之內,國者鄉遂之外,邦畿之內。天下者,邦畿之外,四海之內。修之於家鄉國天下者,言自近及遠,人人各修其德也。然豈是人人教之使然,我無為而民自化爾。○何氏曰:內而身與家,以此道修之則真積力久,且有餘矣。外而鄉國天下,以此道修之,則源深流長,且豐且普矣。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林氏曰:即吾一身,而可以觀他人之身,即吾一家,而可以觀他人之家,即吾一鄉,而可以觀他人之鄉,推之於國於天下皆然,言道之所用皆同也。以此者,道也,以道而觀則天下無不然。○李氏曰:以之修身,觀心察性,心定則身之修也。以之治國,觀民察己,民化則國之治也。天下有一不善,則是自己政化不善也。《書》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此之謂也。反觀諸己心,有一塵染著,則是我之性天不明也。○董氏曰:觀之之道,其則不遠,豈假他求哉。蓋物分雖殊,一本而已,以此觀之,莫不然者,此意當契於語言之外。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七竟
  盱江危大有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林氏曰:含德,含蓄而不露也,厚者至也,含德而極其至,則如赤子然。○何氏曰: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則厚德者大人事也。護精保氣,執沖合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是也。○李氏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者,不失赤子之心也。○吴氏曰:含懷至厚之德於內者,有如嬰兒也。上篇曰:專炁至柔,能嬰兒,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蘇氏曰: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嬰兒比之者,言其體未及於用也。○呂氏曰:聖人抱道懷德,深厚純粹,無為無事,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如赤子焉。赤子者,取其始生之色而喻之也。又曰:上一赤子乃泥丸,天帝之名也。素抱內蘊,真純不散,若嬰兒之未孩也。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林氏曰: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言物不能傷之也,亦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之意。○吴氏曰:毒蟲,蜂蠆之屬,以尾端肆毒曰螫,猛獸,虎豹之屬,以爪足拏按曰據,攫鳥,鷹隼之屬,以翼距擊奪曰搏。○董氏曰:全天之人,物無害者。○何氏曰:含蓄厚德,不露于外,與物兩無傷閡,而物亦無得而傷之。○李氏曰:赤子之心純,無害於物,物亦不能害。○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