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集義
  經名:道德真經集義。元劉惟永編集。十七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一
  凝遠大師常德路玄妙觀
  提點觀事劉惟永編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
  樞密院編修丁易東校正
  道德經
  考異:河上公本分《道德》為二篇,今從王輔嗣本。
  道君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同得。道者亘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而常存。老子當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經,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識而深造之。
  黃茂材曰:道也者,莫不由之以生也;德也者,莫不得之以養也。天地以此生養萬物,故不窮;至人以此生養一身,故不死。道與德雖有二名,實相為用,不可離也。今世學者乃分上經為道,下經為德,甚非作書之旨,當總謂之《道德經》可也。
  石潭曰:《老子》之解多矣,以學儒者解之,多以儒之所謂道者言之,若程泰之、林竹漢之類是也。以學釋者解之,多以釋之所謂性者言之,如蘇穎濱、本來子之類是也。皆不得其本意,蓋儒者之所謂道,乃日用常行事物中之道,而老氏則以虛無自然者為道。豈可強以合之於儒?釋氏之所謂性者,乃露倮倮、赤灑灑之性,老氏之所謂道者,乃形神俱妙之道,豈可強而合之於釋?雖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然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其所指地頭則不可不明辨之也。蓋老子專指虛無為道,而儒者則謂形而上者之道、不離乎形而下者之器;釋氏專指真空為性,而不雜乎形氣,而老子則欲形神俱妙而與道合真。此其所以不同也。若各據本教而言之,不惟失老子之宗指,亦自失其宗指矣。至於道家之解如白玉蟾之類,固是本色,然但一向好高而務簡徑,其辭多不可曉,反成郭象之註《莊子》焉。故今之為解,一以老子本教言之,庶不失老子之本意,又不敢如玉蟾輩好高而辭意不明焉。學者詳之。
  道可道章
  考異:河上公作《體道章》,趙實庵作《顯理會真義章》,今從明皇本。
  唐明皇疏此章:明妙本之由起、萬化之宗源,首標虛極之強名,將明眾妙之歸趣。故可道可名者,明體用也;無名有名者,明本邊也;無欲有欲者,明兩觀也;同出異名者,明樸散而為器也;同謂之玄者,明成器而復樸也;玄之又玄者,辯兼忘一也;眾妙之門者,示人行了出也。所謂進修之階,漸體悟之大方也。
  杜光庭《廣聖義》釋明皇註疏:明者,皎淨之義,顯出之謂也。妙本者,道也。居經之首,明道之由。由,從也;起,興也。萬者,數之大也。化者,應變之謂也,言萬有變化從道而興也。宗,主也;源,本也。萬化既從道而興,則知道為萬化之宗本也。起自此章,出生諸法,如水之源流,注無竭也。虛極,妙本也,強名道也。此章先標可道為體,可名為用,末篇歸眾妙之門,攝迹歸本趣向也,復歸向於大道之本也。就此門中分為七別,第一可道可名者,明體用也。體用者,相資之義也。體無常體,用無常用,無用則體不彰,無體則用不立。或無或有,或實或權,或色或空,或名或象,互為體用,轉以相明,是知體用是相明之義也。第二無名有名者,明本迹也。本迹者,相生之義也。有本則迹生,因迹以見本,無本則迹不可顯,無迹則本不可求,迹隨事而立以為本迹。本者,根也。迹者,末也。迹者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迹出於履,以迹為履而復使人履之,愈失道矣。明迹為末也。第三明有欲無欲、兩觀不同也。觀者,所行之行也。以自所見為觀,以神所鑒為觀。息見於外,凝神於內,內照一心,外忘萬象,所謂觀也。為習道之階,修真之漸,先資觀行,萬入妙門。夫道不可以名得,不可以形求,故以觀行為修習之徑,謂有欲歸於死,無欲契於生也。是觀其生死,歸趣不同也。第四同出而異名者,明樸散而為器也。大樸者,道也。道散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生為萬物。器者,有形用也。《易》曰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也。第五同謂之玄者,明成器而復樸也。神明、日月、五行、萬物,有形有器,皆合於道,故云復樸也。第六玄之又玄者,辨兼忘也。為器之時,必在其樸,復樸之後,此樸亦忘,乃契於道爾。故謂玄之又玄也。兼忘者,器樸俱忘也。第七眾妙之門者,示人行了出也。器樸兩忘,了然契道,復歸生化之始,眾妙之門也。人與萬物同稟於道,有為有欲則失道傷生,除欲守和則歸根復本,是謂之道要之門戶也。了出者,出世也。
  張沖應曰:道者,自然之道,天至高而不知所覆,天道之自然。地至厚而不知所載,地道之自然。人參天地而立,有目能視,猶天之日月;有口能聲,猶天之雷霆。吹之有風,呵之有霧,唾咳若雨露,聰覺猶神明,天道之自然,我有之矣。至於四體備具,猶四嶽之盤固。靈骨冠頂,猶中嶽之鎮聳。血流脉運,猶江河之周流。地道之自然,我亦有之矣。誠能體天地自然之道,而進修之,則濁者清,凡者仙,而賢者聖矣。是以體道為《道經》之首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