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善應,
  隨其順巡,應以吉凶。
  不召而自來,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禪然而善謀。
  繟,緩貌。不忽遽,而事無不成。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大貌。
  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見利則忘生,是不畏死。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夫孰敢也?
  奇,邪也。
  常有司殺者殺。
  天將去惡,必假手於一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者,希不自傷其手矣。
  妄作凶。
  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擾之故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求利所以養生也,而民常以利喪其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外其身而身存。
  七十六章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兵驕者滅。
  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虧盈益謙。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以貴抑賤,以富奪貧,以智加愚,以賢陵不肖。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聖人功德有餘,故推以與人。
  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之言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故正言若反也。含垢納污,乃能成其大。
  七十九章
  和大怨者,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重復。
  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不遷。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不爭。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不相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雖疏惡隘陋,自以為甘美安樂。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
  信近。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無求。
  八十-章
  信言不美,
  質直。
  美言不信。
  華巧。
  善者不辯,
  吉人寡辭。
  辯者不善。
  盜言孔甘。
  知者不博,
  一以貫之。
  博者不知。
  多岐亡羊。
  聖人不積,
  不私無物。
  既以為人己愈有,
  德智無窮。
  既以與人己愈多。
  損之而益。
  天之道,利而不害;
  春生秋成,以美科利天下。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能無為,然輔而不強。
  道德真經論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