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光而不耀,涅而不緇,和而不昡於體,同而不累其真。故知湛然清靜而常存也。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道深甚奧,虛無之淵,迎隨之所不能知終,惡乎而可定。故言不知誰子。開自然之治,闢之以三才,運造化之功,羅之以萬有,考之事用,在天帝之先,象天也。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長短相形,是非相對,理自然也。仁,愛也,有愛則有憎。天地無心,絕於憎愛,以無愛故,故曰不仁。芻狗者,結草為狗,古人祝所用,已而棄之。言人於芻狗,用之不以為愛,棄之不以為憎。喻明天地暖然若春氣之自和生者,不以為仁,凄然若秋霜之自降殺者,不以為義。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無心,與天地合德。不仁,芻狗義可知矣。雖恩霑草木,澤被豚魚,宣風闡化,必先於人,故云百姓也。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排橐。籥,樂管。屈,竭也。間,中也。夫橐籥中空,故能出聲氣而不竭。天地中空,故能生品物而無盡。言人若能虛心空身,運用智德,無窮極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窮,困也,若言當理滿天下而無過。言而不中,亦出口而禍入,禍云入也,是困窮。然禍福在當與不當,得失非多。今言多則數窮,欲戒多言之失,勸以守中之得,使無滯教內契忘言也。
  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河上以為,養神乃是思存之法。輔嗣言:谷中之無,此則譬喻之義。雖真賢之高見,皆指事之說也。今則約理,嘗試言。谷,空也。玄,道也。牝,靜也。夫有身有神則有主,有生有死不可言道,流動無常,豈得言靜?若能空其形神,喪於物我,出無根氣,聚不以為生,入無竅氣,散不以為死,不死不生,此則谷神之道也。生死無常,浮動之物也。幽深雌靜,湛然不動,玄牝之義也。
  玄牝門,是為天地根。
  道之靜也,無形無相。及其動也,生地生天。氣象從此而出,名之曰門。天地因之得生,號之曰根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微妙也。玄牝之道不生不滅,雌靜之理非存非亡。欲言有也不見其形,欲言亡也萬物以生。不盛不衰,不常不斷,故曰綿綿也。勤者,苦也。得玄牝之道,運用無窮,無為逸樂。故曰不勤也。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日月迴薄,虧昃之運難停。陰陽慘舒,寒暑之期易往。萬物於焉不足,兩儀所以獨長。故摽天地之德,問乎長久之由,莫不彼無心,不自營生也。言人若能法天地以無心,不自營以厚養,仙骨冠金石以長存,惠命絡方圓而永固。若不能泯是非以契道,遺情欲以凝真,聲色聾盲於耳目,香味因爽於鼻口,形勞於外,心疲於內,則百年同於朝露,千金齊於暮擭。故曰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忌情息機者少,逐欲乖真者多。唯聖人能知能行。此行謙退以居物,後德尊所以居先,存道於是外身,身存自與道合也。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凡情幽滯,靈識疏通。無至公之心,有偏私之行,尊已而加物,厚身而薄人,欲先而不能超物,須存而報體已亡。聖人無心欲居物先,自然在先無情欲得存,固自然存。故曰成其私也。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理本深遠,難可測知,善人修道,行亦微妙。故借於水以為喻焉。水能潤物,道能濟人,故言善利水則决壅。任人道則大順平等,故言不爭。物多惡下,人多愛上。今水流趣下,道行謙退,故言處惡。幾者,近也。水性與道相近,故取以為譬焉。
  居善地,
  水不擇地,隨處俱流,行道之人,所居皆善也。
  心善淵,
  水,心靜而明。人,心虛而鑒也。
  與善仁,
  水洽於物,仁惠於俗。
  言善信,
  水之鑒物,妍醜不失其形。仁者為言,終始不乖其實。
  正善治,
  太平莫盛於停水無偏,不越於善人。
  事善能,
  水之無用不成,君子何為不可?
  動善時。
  水冬凝夏溢,不差其節。君子相時而動,不失其宜也。
  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本無心,人能虛己,不與物争,自然無過也。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欹器滿而必傾,奢侈極而必敗。若欲不傾不敗,唯有不驕不盈。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尊則議,廉則挫,銳意出羣,為人所辱,難長保也。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無趾,自爾流行。水火之灾,莫之能却。盜賊之來,難可固守。是
  知貪而聚者失理也,積而散者合道也。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