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智,私智也。明,在內者也。有力,角力於外者也。強,在內之果也。自勝者強,勝己之私謂之克也。知足者富,無不足則常有餘也。志勝氣則其強也不弱,得其所安則久而不變,故曰不失其所者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死而不亡者壽,亦此意也。此二句非言語所可解,自證自悟可也。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居,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汎兮其可左右,無所係著也。物物皆道之所生,何嘗辭之。既生矣,何嘗居之以為功。衣被,蒙賴也。萬物皆蒙賴其利,而道何嘗有主宰之心,湛然而無所欲,可謂之自小矣,故曰可名於小。道雖小,而萬物歸之以為主,道亦不自知,豈不謂之大乎?惟其能小,所以能大,聖人之所以不為大者,故能成其大也。此即守其雌,為天下谿之意。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大象者,無象之象也。天下往者,執道而往行之天下也。以道而行,則天下孰得而害之。天下無所害,則安矣,平矣,泰矣。三字亦只一意也。樂,鐘鼓之樂也。餌,飲食也。張樂設饌以待嘉客,樂終食盡,客過則止矣。過者,去也,是筵席必有散時也。道之可味,雖若甚淡,視之雖不可見,聽之雖不足聞,言其不足悅耳目也,而用之於今古而不盡。此即物有盡而道無窮之意。道之出言,道形於言也,猶曰道之為言也。
  將欲噏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噏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之勝剛,弱之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章前八句皆是譬喻,只是得便宜處失便宜之意。噏,歛也,弛也。張者必弛,強者必弱,興必有廢,得必有失。與,得也。奪,失也。人#5 惟不知,自以為喜,而不知此理雖晦而實明,故曰微明#6。微,猶晦也,言雖微而甚易見也。但能柔弱,必可以勝剛強,此亦守雌守黑之意。淵,喻道也。魚,喻人也。人之不能外於道,猶魚之不可脫於淵也。國之利器,若以示人,盜賊之招也。道之為用在我,若自眩露而以求勝於物,亦猶以國之利器而示人也。此亦前章善者果而已,不可以取強之意。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此章與道常無名章語勢皆同。無為無不為,自然而然也。侯王若能守此無為之道,則不求化萬物,而萬物自化矣。天地之間,萬化欲作之時,吾但峽無名之樸鎮之。化,萬物之變也。萬變俱作,相尋不已,而我但以自然處之。彼自紛紛,我自安安,故曰鎮。下句化字,不可拈上句化字說。無名之樸,何也?亦無欲而已。無欲則靜,靜則天下自正矣。不欲即無欲也,不字又有勿字意,用功處也。
  道德真經口義卷之二竟
  #1復歸於無極:原本脫『歸』字,據影宋本加。
  #2也、樸:此兩字原脫,據影宋本加。
  #3悟:原本作『悮』,據影宋本改。
  #4壯:原本作『往』,據影宋本改。
  #5人:原本衍一『人』字,據影宋本刪。
  #6故曰微明:原本脫『微明』二字,據影宋本加。
  道德真經口義卷之三
  鬳齋林希逸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i 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之人,有德而不自知其德化也,惟其能化,是以有德。不失德者,執而未化也。執而未化,則未可以為有德,故曰無德。上德下德,只前章太上其次之論。無為而無以為,即無為而無不為也。以者,有心也。無以為,是無心而為之也。下德之有以為,則為容、心矣。既言上德下德,又以仁義繼之。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以仁為上德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以義為下德也。老子之學,以禮為強世,先以仁義抑揚言之,而後及於禮,則禮為愈下矣。為之而莫之應,強民而民不從之也。仍,引也。民不從而強以手引之。強,掣拽之也。只是形容強民之意,故曰攘臂而仍之。道,自然也。德,有得也。自然者化,有得者未化,故曰失道而後德。仁者有愛利之心,比之德又下矣。義者有斷制之心,比之仁又下矣。禮者有強民之意,比之義又下矣。老子之言仁義禮,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