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口義
  經名:道德真經口義。宋林希逸注。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一、無求備齋影印宋刊本(簡稱影宋本)。二、無求備齋影印曰本寬文四年刊本(簡稱影曰刊本)。
  道德真經口義發題
  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以其耳漫無輪,故號曰聃,楚國苦縣人也。仕周,為藏室史。當周景王時,吾夫子年三十,嘗問禮於聘,其言屢見於《禮記》。於夫子為前一輩,語曰:述而不作,竊比於我老彭。太史公謂夫子所嚴事,亦非過與也。及夫子沒後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檐,嘗見秦獻公,言離合之數,或曰檐即老子,非也。檐與聘同音,傳者訛云。周室既衰,老子西遊,將出散關。關令尹喜,知為異人,強以著書,遂著上下篇五千餘言而去。其上下篇之中,雖有章數,亦猶《繫辭》上下。然河上公分為八十一章,乃曰上經法天,天數奇,其章三十七;下經法地,地數偶,其章四十四。嚴遵又分為七十二,曰陰道八,陽道九,以八乘九得七十二。上篇四十,下篇三十二。初非本旨,乃至逐章為之名,皆非也。唐元宗改定章句,以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尤非也。今傳本多有異同,或因一字而盡失其一章之意者,識真愈難矣。大抵老子之書,其言皆借物以明道,或因時世習尚,就以諭之。而讀者未得其所以言,故晦翁以為老子勞攘,西山謂其間有陰謀之言。蓋此書為道家所宗,道家者流,過為崇尚其言,易至於誕,既不足以明其書;而吾儒又指以異端,幸其可非而非之,亦不復為之參究。前後注解雖多,往往皆病於此。獨穎濱起而明之,可謂得其近似,而文義語脈未能盡通,其間窒礙亦不少。且謂其多與佛書合,此卻不然。莊子宗老子者也,其言實異於老子。故其自序以生與死與為主,具見《天下篇》,所以多合於佛書。若老子所謂無為而自化,不爭而善勝,皆不畔於吾書。其所異者,特矯世憤俗之辭,時有太過耳。伊川曰:老氏《谷神》一章最佳。故文定曰:老氏五千言,如我無事、我好靜、我有三寶皆至論也。朱文公亦曰:漢文帝、曹參只得老子皮膚,王導、謝安何曾得老子妙處。又曰:伯夷微似老子。又曰:晉宋人多說莊老,未足盡莊老實處。然則前輩諸儒亦未嘗不與之,但以其借諭之語,皆為指實言之,所以未免有所貶議也。此從來一宗未了疑案,若研究推尋,得其初意,真所謂千載而下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
  庸齋林希逸題。
  道德真經口義卷之一
  鬳齋林希逸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章居一書之首,一書之大旨皆具於此。其意蓋以為道本不容言,纔涉有言皆是第二義。常者,不變不易之謂也。可道可名則有變有易,不可道不可名則無變無易。有仁義禮智之名,則仁者不可以為義,禮者不可以為智。有春夏秋冬之名,則春者不可以為夏,秋者不可以為冬。是則非常道,非常名矣。天地之始,太極未分之時也,其在人心,則寂然不動之地。太極未分,則安有春夏秋冬之名;寂然不動,則安有七義禮智之名,故曰無名天地之始。其謂之天地者,非專言天地也,所以為此心之喻也。既有陰陽之名,則千變萬化皆由此而出;既有仁義之名,則千條萬端自此而始,故曰有名萬物之母。母者,言自此而生也。常無常有兩句,此老子教人究竟處。處人世之間,件件是有,誰知此有自無而始。若以為無,則又有所謂莽莽蕩蕩、招殃禍之事。故學道者,常於無時就無上究竟,則見其所以生有者之妙。常於有時就有上究竟,則見其自無而來之徼。徼即《禮記》所謂竅於山川之竅也,言所自出也。此兩欲字有深意,欲者,要也,要如此究竟也。有與無雖為兩者,雖有異名,其實同出。能常無常有以觀之,則皆謂之玄,玄者,造化之妙也。以此而觀,則老子之學何嘗專尚虛無。若專主於無,則不曰兩者同出矣,不曰同謂之玄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即《莊子》所謂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但贊言其妙而已,初無別義。若曰一層上又有一層,則非其本旨。眾妙,即《易》所謂妙萬物者也。門,言其所自出也。此章人多只就天地上說,不知老子之意正要就心上理會。如此兼看,方得此書之全意。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此章即有而不居之意。有美則有惡,有善則有不善。美而不知其美,善而不知其善,則無惡無不善矣。蓋天下之事,有有則有無,有難則有易,有長則有短,有高則有下,有音則有聲,有前則有後。相生相成以下六句,皆喻上面美惡善不善之意。故聖人以無為而為,以不言而言,何嘗以空寂為事,何嘗以多事為畏,但成功而不居耳。如天地之生萬物,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