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道也,曰殘餘之食,疣贅之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道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而況於跂跨乎?舜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故冕旒閉目,不明而明也,黈纊塞耳,不彰而彰也。舜亦以命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其在道也,曰有為無為之餘食,刑政道德之贅行,造物或惡之矣,故有道者不處。
  德曰:跂者不立,孤清寡靜也。跨者不行,孤陰寡陽也。其何以行之哉?紫陽所謂須知大隱居鄽市,莫只深山守靜孤。故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殘餘食,嚥津納氣也,疣贅之行,枯坐生疾也,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先天之至寶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則必逝,逝則必遠,遠則必反,原始反終之道也。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道之主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神也。
  道曰:太極之虛,中有神物,混然而成,先天地生而立兩儀,寂兮寥兮於無有之鄉,首出庶物之上,獨立而不改其色,周行而不殆,實可以為天下萬物之母,故聖人字之曰道,強名曰大。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故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剝反為復之道也。故道大,神無方而易無體也。天大,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大,地順承天,百物生焉。王亦大,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之主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用也。大哉,聖人之言。
  德曰:太極圈中,有一神物,可重一斤十六兩零三百八十四銖,五千四十年又五千四十日而後結成,形如雞卵,色似丹砂,明如皦日,味勝甘露,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成,天地得之而生萬物,聖人得之而生萬民,雖寂寥獨立而不改其變,雖周圓啟行而不危其化,可以為天下民物之母,神乎神乎,故聖人字之曰道,強名曰大。大則乃逝,逝則乃遠,遠則乃反,不遠復也。天以始生,言之自上而下,王亦主之;地以既成,言之自下而上,王亦主之。天地生成者,道也。王中主者之心也,聖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矣。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經曰:重者,輕之根也。靜者,躁之君也。是以君子終日行而不附離於輜重。所以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則不失其臣也。雖有榮觀,燕處超然。躁則不失其君也。以輕為事,必失其臣;以躁為事,必失其君。
  道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重為輕之根也。清靜為天下正,靜為躁之君也。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附輜重,恐為輕躁所累。雖有榮觀,以重觀輕也。燕處超然,以靜勝躁也。如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蓋一身重者,輕之根蒂也。萬乘之靜者,躁之君主也。夫輕者,枝葉也。重者,根本也。以外物言之,本乎天者親上,枝葉在上,故輕為重之君,本乎地者親下,根本在下,故重為輕之臣。若執輕而行之,則必失重臣,故曰輕則失臣。以萬乘言之,靜者無為也,躁者有為也。我無為而民自化,無為在上,故靜為躁之君,我有為而民自亂,有為在下,故躁為靜之臣。若執躁而行之,則叉失靜君,故曰躁則失君。文乎,老子之言矣。
  德曰:純陽有云:道本虛無一炁,生天生地生人,都來些子氣精神,造化不離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故重為輕根。正陽有云:妙法三千六百門,學人各執一為根,誰知些子神仙法,不在三千六百門,故曰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亦猶萬乘之君以身輕天下也。雖有榮觀,一念不動也。燕處超然,心境兩忘也。輕則失臣,基址不固,有傷至藥也。躁則失君,火候太過,有傷元陽也。
  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經曰:不見轍迹,可謂善行。不見瑕謪,可謂善言。不用籌策,可謂善計。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以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此謂相襲而明也。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以善人貴其師,不以不善愛其資,雖曰智慧,謂之大迷,既智返迷,是謂要妙。
  道曰:春夏秋冬,天之四府,善行無轍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