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若四時。河水深,壤在山,丘陵高,下入淵,陽氣盛,變為陰,陰氣盛,變為陽,故欲不可盈,樂不可極。天之道神高舉下,唯節欲全和,以順天理,不使至極。忿无惡言,怒无作色,是謂計得。雖忿怒未忘,而惡言悖色。不形於外,是計得於中,鎮之以道也。火上炎,水下流,聖人之道,以類相求,聖人偯。音依。陽天下和同,偯陰天下溺沉。偯陽者,親忠良,故和同。偯陰者,親姦佞,故沉溺。
  老子曰:積薄成厚,積卑成高,君子日汲汲以成輝,小人日快快以至辱。君子勤身以修道,日益暉光。小人乘閽以快意,終致困辱。其消息也,雖未能見,故見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苟向善,雖過无怨;苟不向善,雖忠來惡,故怨人不如自怨,勉求諸人,不如求諸己。聲自召也,類自求也,名自命也,人自官也,无非己者。操銳以刺,操刃以擊,何怨於人?故君子慎其微。慎微,言不在大也。苟向善,則福不因人,勉求諸己。苟不向善,則禍歸於身,何怨於人?不善猶操刃自割,積火自澆,又誰咎之者也?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居中央,是以木實生於心,草實生於莢,卵胎生於中央,不卵不胎,生而須時。物殊類異,言其為生,皆自中和而成質,其自加卵。而因變化所為者,即須時而有也。地平則水不流,輕重均則衡不傾。地平,水无奔馳之勢,衡均,則物无輕重之偏。物之生化也,有感以然。萬物之生,各有所感,非徒然也。
  老子曰:山致其高,而雲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澤流焉。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名。山之靈者,必降雲雨。道之高者,必施德澤。未有不先行其事,而後致其報。樹黍者不穫稷,樹怨者无報德。樹黍穫稷,以怨報德。
  通玄真經卷之六竟
  #1 辟:瞿本作『深』。
  #2 捻:瞿本作『攝』。
  #3 准:原本作『治』,據瞿本改。
  #4 裒多:瞿本作『損盈』。
  通玄真經卷之七
  默希子注
  微明
  道周象外謂之微,德隱冥中謂之明。是知非微无以究其宗,非明无以契其旨。微明之義,體用而然也。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強,可以柔,可以剛,可以陰,可以陽,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應待无方。此與《道原》篇意同也。知之淺,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內,知之麤,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孰知知之為不知,不知之為知乎?夫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乎?故天下皆知善之為善也,斯不善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夫道絕形聲,故非聞見能辯?德非藻飾,豈云善惡能明?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至矣也。
  文子問曰:人可以微言乎?老子曰:何為不可。唯知言之謂乎?夫知言之謂者,不以言言也。微言謂至妙言。唯忘其言,可與言也。争魚者濡,逐獸者趨,非樂之也。故至言去言,至為去為,淺知之人,所争者末矣。夫言有宗,事有君。夫為無知,是以不吾知。道者,無名之妙;言者,至理之宗。達妙者無言,明宗者不競。是言至而無言,為至而無為,而知自知爾。孰去吾知?
  文子問曰:為國亦有法乎?老子曰:今夫挽車者,前呼邪軤,火乎切。後亦應之,此挽車勸力之歌也。雖鄭、衛、胡、楚之音,不若此之義也。治國有禮,不在文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夫所用者必有宜,須各當其要,猶挽車勸力,而不當奏以咸池之樂。治國寧民務崇樸素,又何煩藻麗之色也。
  老子曰:道無正而可以為正,譬若山林而可以為材,材不及山林,山林不及雲雨,雲雨不及陰陽,陰陽不及和,和不及道。道者所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无達其意,天地之間,可陶冶而變化也。大道无正出於道,猶山林非材而材出於山林。自雲雨已下,言不及道者,以其无狀无象,故能包羅萬有,總括羣方。唯體道者知變化无窮。
  老子曰:聖人立教施政,必察其終始,見其造恩。造恩,謂制立教也。故民知#1書則德衰,知數而仁衰,知券契而一信衰;知機械而實衰。斯數者,皆由失道而後興。隨時而立制,制之逾謹,違之逾切。是知實信衰而機械設,政教興。而姦濫甚矣。瑟不嗚,而二十五弦各以其聲應;軸不運於己,而三十輻各以其力旋。弦有緩急,然後能成曲;車有勞佚,然後能致遠。使有聲者乃无聲者也,使有轉者,乃无轉也。瑟无聲,聲在於弦。軸不轉,轉在於輪。是无聲而能有聲,无轉而能有轉,故无聲之聲而曲節成,无轉之轉乃能致遠。上下異道,易治即亂,位高而道大者從,事大而道小者凶。冠不可踐於足,臣不可尊於君,上下乖亂,亡。无日矣。小德害義,小善害道,小辯害治,苛悄傷德。矜小惠而蔽大道,縱小忿而傷至德。大正不險,故民易導,至治優游,故下不賊。至忠復素,故民無偽匿。上有平正,下无險詖,上有清簡,下无巧偽。
  老子曰:相坐之法立,則百姓怨,减爵之令張,則功臣叛。獄訟相引,无辜方受其怨。爵位减默,有功者懷其叛。故察於刀筆之迹者,不知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