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人君能為雌靜,則萬姓樂推其德,明白如日四照,猶須忘功不宰,故云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令物各遂其生,而畜養之。遂生而不以為有修,為而不恃其功,居長而不為主宰,人君能如此者,是謂深玄之德矣。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此明有無功用,相資而立。三十輻者,明造車也。共一轂者,因言少總眾。夫轅箱之有,共則成車,車中空無,乃可運用。若無轅箱之有,亦無所用之車。車中若不空無,則轅箱之有,皆為棄物。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和也。埴,土也。陶匠和土,為瓦缶之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古者陶穴以為室宇,亦開戶牖,故云鑿爾。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體利無,以無為利。無體用有,以有為用。且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將明至道之用,約形質以彰,故借粗有之利無,以明妙無之用有爾。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目悅青黃之觀,耳耽宮徵之音,口燕芻豢之味,傷當過分,則坐令形骸聾盲。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馳騁代務,耽著有為,如彼田獵,唯求殺獲,日以心鬥,逐境奔馳,靜而思之,是發狂病。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性分所無,求亦不得。妄求難得,故令道行有所妨傷也。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取此含受之腹,去彼妄視之目。
  寵辱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
  操之則慄,捨之則悲,未忘寵辱,故皆驚也。
  貴大患若身。
  身為患本,矜貴其身,即如貴大患矣。此合云貴身如貴大患,而乃云貴大患如身者,欲明起心貴身,即是大患。有貴即身是大息,故云貴大
  息如身。若,如也。此上兩句正標。
  何謂寵辱?寵為下,
  前標寵辱如驚,恐人不了,故問何謂寵辱?夫得寵驕盈,無不生禍,是知寵為辱本,故答云寵為下矣。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寵辱循環,寵為辱本。凡情惑滯,驚辱而不驚寵,故聖人戒云:汝之得寵,當如汝得辱而驚,則汝之失寵得辱,亦如吾戒,汝得寵而驚懼也。故結云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恐人不曉即身是患本,故問之。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身相虛幻,本無真實,為患本者,以吾執有其身,痛瘥寒溫,故為身患。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能知天地委和,皆非我有,離形去智,了身非身,同於大通,夫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此章首標寵辱之戒,後以寄託結成者,寵辱若驚,未忘寵辱貴愛。以為未忘貴愛,故以辱校寵,則辱不如寵。以貴方愛,則貴不如愛。驚寵辱者,尚有寵辱介懷,存貴愛者,未為謙忘天下。故初則使驚寵如辱,後欲令寵辱俱忘,假寄託之近名,辯兼忘之極致。忘寵辱則無所復驚,忘身則無為患本,忘天下則無寄託之近名。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
  此明道也。夷,平易也。道非色,故視不可見。以其於無色之中而能色焉,故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希者,聲之微也。道非聲,故聽之不聞。以其於無聲之中獨能和焉,故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搏,執持也。微,妙也。道無形,故執持不得。以其於無形之中而能形焉,故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復混而為一。
  三者將以詰道,道非聲色形法,故詰不可得,但得夷希微爾。道非夷希微,故復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在上者必明,在下者必昧,唯道於上非上,在上亦不明。於下非下,在下亦不昧也。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繩者,運動不絕之意。不皦不昧,運動無窮,生物之功,名目不得,非物能物,故常生物而未始有物,妙本湛然,故云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是謂無形狀之狀,無物質之象,不可名有,不可者無,無有難名,故謂之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無始,故迎之不見其首。無終,故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執古無為之道,以御今有為之事,則還返淳樸矣。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能知古始所行,是謂道化之紀綱。
  古之善為士者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士,事也。言古之善以道為事者,於彼微言妙道,無不玄鑒通照,而德容深邃,不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