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止也。夫銳情取捨,不如休止,必遭禍患,無處逃形。
  此#40所謂然與,然乎?
  〔注〕自謂然者,天下未之然也。
  〔疏〕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彼我相對,孰是孰非乎?
  仲尼問於太史大弢、伯常騫、狶韋
  〔疏〕太史,官號也。下三人,皆史官之姓名也。所問之事,次列下文。
  曰: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不應諸侯之際;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
  〔疏〕畢,大網也。弋,繩繫箭而射也。庸猥之君,淫聲嗜酒,捕獵禽獸,不聽國政,會盟交際,不赴諸侯。汝等史官,應須定謚,無道如此,何為謚靈?
  大弢曰:是因是也。
  〔注〕靈即是無道之謚也。
  〔疏〕依周公《謚法》亂而不損曰靈。靈即無道之謚也。此是因其無道,謚之曰靈,故曰是因是也。
  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41而浴。
  〔注〕男女同浴,此無禮也。
  史鰌奉御而進所,搏幣而扶翼。
  〔注〕以鰌為貫,而奉御之勞,故搏幣而扶翼之,使其不得終禮,此其所以為肅賢也。幣者,奉御之物。
  〔疏〕濫,浴器也。姓史,字魚,衛之賢大夫也。幣,帛也。又《謚法》:德之精明曰靈。男女同浴,使賢人進御。公見史魚良臣,深懷愧悚,遣人搏捉幣帛,令扶將羽翼,慰而送之,使不終其禮。敬賢如此,便是明君,故謚為靈,靈則有道之謚。
  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
  〔注〕欲以肅賢補其私慢。靈有二義,不#42可謂善,故仲尼問焉。
  〔疏〕男女同浴,嬌慢之甚,忽見賢人,頓懷肅敬,用為有道,故謚靈也。
  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焉,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埋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
  〔注〕子,謂蒯聵也。言不馮其子,靈公將奪汝處也。夫物皆先有其命,故來事可知也。是以凡所為者,不得不為;凡所不為者,不可得為;而愚者以為之在己,不亦妄乎。
  之二人何足以識之。
  〔注〕徒識已然之見事耳,未知已然之出於自然也。
  〔疏〕沙丘,地名也,在盟津河北。子,蒯聵也。欲明人之名謚皆定於未兆,非關物情而有升降,故沙丘石槨先有其銘。豈馮蒯聵,方能奪葬。史與常騫,詎能識邪。
  少知問於太#43公調
  〔疏〕智照狹劣,謂之少知。太,大也。公,正也。道德廣大,公正無私,復能調順群物,故謂之太公調。假設立人,以論道理。
  曰:何謂丘里之言?
  〔疏〕古者十家為丘,二十家為里。鄉閭丘里,風俗不同,故假問答以辯之也。
  太公調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
  〔疏〕采其十姓,取其百名,合而論之,以為風俗也。
  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而馬係於前者,立其百體而謂之馬也。
  〔疏〕如采丘里之言以為風俗,斯合異以為同也;一人設教,隨方順物,斯散同以為異也。亦猶指馬百體,頭尾腰脊,無復是馬,此散同以為異也;而係於前見有馬,此合異以為同也。
  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并而為公。
  〔注〕無私於天下,則天下之風一也。
  〔疏〕積土石以成丘山,聚細流以成訌海,亦猶聖人無心,隨物施教,故能并合八方,均一天下,華夷共履,遐邇無私。
  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執;
  〔疏〕自,從也。謂聖人之教,從外以入,從中而出,隨順物情,故居主竟無所執也。
  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
  〔注〕自外入者,大人之化也;由中出者,民物之性也。性各得正,故民
  無違心;化必至公,故主無所執。所以能合丘里而并天下,一萬物而夷群異也。
  〔疏〕由,亦從也。謂萬物黔黎,各有正性,率心而出,禀受皇風,既合物情,故順而不距。
  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
  〔注〕殊氣自有,故能常有,若本無之而由天賜,則有時而廢。
  〔疏〕賜,與也。夫春暄夏暑,秋凉冬寒,禀之自然,故歲叙成,立若由天與之,則有時而廢矣。
  五官殊職,君不私,故國治;
  〔注〕殊職自有其才,故任之耳,非私而與之。
  〔疏〕五官,謂古者法五行置官也。春官秋官,各有司職,君王玄默,委任無私,故政宇內清夷,國家寧泰也。
  文武大人不賜,故德備;
  〔注〕文者自文,武者自武,非大人所賜也,若由賜而能,則有時而闕矣。豈唯文武,凡性皆然。
  〔疏〕文相武將,量才授職,各任其能,非聖與也。無私於物,故道德圓備。
  萬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
  〔疏〕夫群物不同,率性差異,或巢居穴處,走地飛空,而亭之毒之,咸能自濟,物各得理